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美国砍掉部分商品关税,跨境圈立马动起来。有人已经加仓布局,有人刚刚怀疑观望。这次是红利,还是陷阱?是抢跑,还是被清场?
别忘了,边境不是风口生意,是耐力赛。政策宽了,但竞争只会更猛,你准备好了吗?
1、800美元小额关税
自2025年5月14日起,美国对中国产品的800美元小额关税调整由120%征收54%,但100美元的统一征费标准不变,意味着单票800美元及以下的货物进口成本大幅上升,有利于小批量、高频次的电商直邮业务。近期美国暂停了进口便利政策,担心近期关税调整为54%,在一定恢复指导下进行了进口关税。
2、90天互惠关税暂停期
美国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从145%降至30%,同时维持双边的20%基准税,整体税负为30%;中国对美产品期间则从125%至10%。同步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双边只贸易10%最低基准,以避免进一步加剧供应成本压力链,并为后续更大范围的贸易谈判争取缓冲期。
1、Temu美国全托管即将重启
Temu平台已启动对美业务恢复的准备工作,部分卖家已收到平台买手通知,提示“非半托管”模式(即直接从中国发货至美国,消耗美国海外仓)将重新上线,并建议加大热销品的备货量,备货建议为当前销量基础上增加30%-40%。
2、行业焦点集中出货潮
中美经贸联合声明发布后,关税调整迅速引发物流市场反应。多家物流服务商已在第一时间更新政策,出货订单明显紧急,最终滞留在仓库中的货物开始集中发货。因引发高额关税影响了发货要求,如今在政策放宽、且有90天缓冲期的背景下,卖家纷纷加快出货节奏。
机遇:
1、降本增效,优化产品关税结构显着降低了进口成本,使新西兰因税负过重而无利可图的产品(如服饰、轻小型电子产品、家居类商品)重新获得价格优势。卖家可借机丰富的SKU组合,提高客单价与整体毛利空间。
2、刺激消费,拓展平台渠道物流与税费的双重成本下降,使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价格和进货效率上增加吸引力,获得Shein、Temu、速卖通及亚马逊美国站等平台的消费热度。卖家可集中打造热销款式,争夺流量入口。
3、加速布局海外仓与本地化90天关税限期为海外仓库存提供测试窗口。卖家可提前将核心SKU部署至美国本土仓库,通过优化物流策略提升产品效率与客户体验。若试运行效果良好,后续可结合FBA与第三方渠道,灵活调整库存周转策略与使用资金效率。
挑战:
1、政策时效性限制
若调整关税关税仅90天,存在后续政策原恢复增量的可能。若需增加成本导致成本下降导致销量提升是否具有持续性,盲目避免备货导致库存积压或资金链紧张。
2、清关规则复杂度
尽管关税,但T86清关模式仍存在一定的规模,且不同的承运方式(如万国邮联邮政、商业快递)在适用关税和清关流程上差异明显。显然需要对加强合规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以控制潜在的运营和关务风险。
以上。
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分享,您对美国关税下降带来的影响和机遇有哪些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Yiju谈跨境)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