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州税层面的合规主要以销售税和所得税为主。
对于有销售税的州,大部分州规定,非州内的卖家在触发销售税关联后,需要按时向州内的消费者收取销售税,并按照州税务局规定的频率,填报和缴纳销售税。
01 没有应税收入,还要报税吗?
有些出海企业可能会疑惑:
假设我在有销售税的州,存在销售税关联,但我在一段时间内在该州已经没有产生销售了,那还需不需要报税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出海企业是否拥有该州的销售税号。
要是真有销售税号,那么即使没有应税销售,也要报税。
只是在没有应税销售的情况下,出海企业可以进行零申报。
零申报表明出海企业在纳税期间,未产生应税销售,因此无需向州政府缴纳销售税。
有些出海企业可能会觉得零申报是在浪费时间,但实际上这是降低和州政府产生不必要纠纷的重要手段。
而具体什么时候进行零申报、频率如何,州政府会在企业申请销售税号时,根据提供的信息,确定申报频率。
企业的业务规模越大、收入越大,申报频率也越高。
但申报频率并非一成不变, 根据收入增长或下降,州政府会要求企业增加或减少申报次数。
若持续提交零申报,企业可能会收到申报频率变更通知。
02 一直没有应税收入,什么时候注销税号合适?
如果在某个州申请完税号后、又一直没有应税收入,企业很可能会考虑注销掉销售税号——毕竟维护销售税号,也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
但想要注销掉销售税号,可能没有申请来的那么简单。
即使企业已经停止了在该州的经营活动,例如关闭仓库、撤出销售人员、不产生应税收入等等,州政府仍然可能会认定企业存在「后续关联」(Trailing Nexus)或「残余关联」(Residual Nexus)。
要是触发了以上两项关联,企业仍需要继续履行销售税义务,在正式注销许可证前,可能需继续申报并代收税款6个月或更久。
之所以会有这种认定,是因为州政府认为企业过去的商业活动(历史销售、广告投放、客户积累等),已在州内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可能会吸引客户继续购买,因此仍需承担责任。
那什么情况下,州政府会认定企业存在后续关联呢?一般是在稽查的时候。
州政府可能在稽查时,追溯公司注销后的时间段,主张公司仍需为后续销售纳税。
想要不被州政府认定成后续关联或参与关联,建议企业在停止应税销售或关联活动一段时间后,向专业机构或人士咨询,确认是否需要更长的过渡期。
同时,保存停止经营活动的证明,例如员工离职文件、仓库关闭合同、公司财务数据等,以应对潜在的税务争议。
(来源:艾凡咨询公众号)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