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宠物成为“家庭成员”的今天,美国人的钱包也在向兽医诊所和宠物药房敞开。据《财富》杂志报道,仅2024年,美国人在宠物医疗护理上的支出就接近400亿美元,几乎是仅次于主粮和零食的第二大消费品类。这场“铲屎官经济”背后,正酝酿着一场新的商业博弈。
而在众多玩家中,最值得关注的,或许就是那家曾以卖狗粮起家的Chewy。
一、1730亿美元的宠物蓝海:诊所和药房是下一站
宠物健康正在成为美国宠物经济的新引擎。预计到2027年,美国整体宠物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730亿美元。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被收养的2300万只宠物逐渐步入中老年阶段后,兽医看诊、药物护理等刚需类服务的增长趋势愈发明显。
市场正在转型。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电商购买,反而更期待一个“从问诊到购药一站式”的服务体系。而Chewy,也正试图把自己从宠物“京东”变成宠物“CVS”。
目前,这家市值约160亿美元的公司已是美国最大的线上宠物药房,年销售额突破11亿美元,占据7%的市场份额。但药房业务的渗透率还不到四分之一。研究机构预计,若能将渗透率提升至40%,Chewy的药房营收或将新增7.5亿美元。
二、线下诊所的现实试验:用户满意,但成本争议犹在
除了线上药房,Chewy也在积极开设自己的线下诊所“Chewy Vet Care”(简称CVC)。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1家CVC落地。这些诊所在Google平台上的评分普遍维持在4.8分(满分5分),用户评论超过1000条,评价关键词包括“设施现代”、“价格透明”、“线上线下一体化”等。
有用户直言:“本来只是在Chewy买狗粮,现在还能带狗去看病,一站式太省心。”也有人认为,这一整合提升了效率,尤其在慢性病用药方面效果更明显。
不过,这场现实中的“诊所试验”也并非没有质疑声音。价格成为争议焦点。有人吐槽:“从没为一只猫做体检花过这么多钱。”另有顾客指出诊断不够精准,有一次甚至将应开的抗生素误换为类固醇。
在美国银行的研判中,Chewy具备进一步扩张线下诊所的资本基础。当前,公司约三分之一的资本支出用于增长型投资。假如将其中15%用于CVC扩张,至2030年将有望新增3.35亿美元营收,并保持20%的EBITDA利润率。
这背后是Chewy物流与数据的系统优势支撑。公司目前拥有17个配送中心,能在一夜之间覆盖80%的美国人口区域,在两日内几乎可实现全美送达。在药品配送方面尽管布局较少,但也具备全国服务能力,为线上线下整合提供了底层支撑。
三、宠物健康是一门好生意,但没有“轻模式”
小V看来,无论是线上的药房服务,还是线下的CVC诊所,Chewy都展现出极强的转型意图与执行力。在宠物老龄化、医疗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它试图成为美国宠物健康赛道的“新物种”,构建起服务闭环。
但问题也很现实:医疗不是零售,服务不能简单复制SKU扩张逻辑。要真正切入宠物医疗的核心,Chewy不仅要拼资源,更要拼专业。毕竟根据美国兽医协会的数据,美国现有3.4万家兽医诊所,结构极度碎片化。其中30%为私募股权控制,20%由大型企业掌控,剩下50%为独立门店。
真正的行业巨头如Mars Veterinary Health、National Veterinary Associates、Thrive Pet Healthcare等,门店数量动辄上千,线下诊所网络早已成型。
(来源:百佬汇跨境电商联盟)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