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亚马逊Prime Day再度拉开帷幕。根据官方公告,今年的活动时间首次延长至4天(共96小时),自7月8日开启,将持续至7月11日结束,覆盖全球24个站点。其中,爱尔兰站点首次参与。
不过,与往年热度高涨、卖家“爆单”预期强烈的氛围不同,今年的Prime Day在卖家圈中显得格外平静。一些业内人士指出,社群中关于战绩分享、流量暴增的讨论明显减少,甚至不少卖家表示“没感觉到活动开始了”,整体参与感和市场情绪都趋于冷淡,首日战绩也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Prime Day大促后,亚马逊卖家如何利用多渠道快速增量?7月18日-珠海,亚马逊运营增长私享会,现场实操演示+嘉宾1V1指导,助力卖家玩转广告、实现增长,点击报名】
01
有人爆单,也有人“扑街”
从平台实时报表来看,不少卖家首日单量大涨。有卖家后台数据显示,7月8日单日销量达4116单,总销售额突破10万美元,环比昨日增长386%,广告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483%。另有一位卖家在美国站的销售额达到5.6万美元,日销突破千单,较前一日几乎翻倍。
图源:社群卖家截图
但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声音却显得格外“冷清”:
“没报活动,只多了1倍。”
“平时2倍,还行吧,多赚1000美金。”
“欧洲单量还行,北美一点没动静还比平时差了。”
“我怎么比平时还差,就我一个人差吗?”
“Prime Day订单翻倍,利润砍半。”
大量反馈透露出“增长了,但没有预期那么高”的普遍心态。也有人干脆表示:“真的好差劲,已经对未来三天没什么期待了。”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卖家的广告回报表现超出预期。在一位卖家的后台数据显示中,ACOS控制在21%左右,较平日下降2个百分点,广告投入2336美元带来超1万美元的广告销售额,广告订单同比增长500%。
不过,也有卖家表示:“谁爆单了我不知道,我知道我的acos爆了。”广告虽带动了曝光与转化,但成本压力也同步攀升,甚至部分产品出现“广告花出去了,转化没跟上”的情况。
与前几年Prime Day开门红后的“刷屏”行情不同,今年的热度明显“收敛”。有卖家评论道:“不像以前了,无论爆单与否,往年群里都沸腾了,今年格外安静。”这背后,一方面是大环境趋冷的反映,另一方面则是卖家们普遍回归理性,对活动的期望值下降。
叠加全球消费持续承压、站内竞争加剧、广告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Prime Day不再是“闭眼干就能爆”的黄金窗口,而更像是一场策略与结构优化的“综合考核”。
02
逆袭各平台围剿抢流量
亚马逊会员日第一天哑然无声,不少亚马逊卖家却对此并不意外,似乎早已心理准备。今年亚马逊大促战线拉长至四天,为卖家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但战线拉长,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将发生变化。
Momentum Commerce的数据称,亚马逊Prime会员日的前四个小时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将近14%。媒体认为,Momentum数据体现的今年Prime会员日销售疲软部分源于活动时长从两天延长到四天,这样一来,同比销售对比形势就更复杂,消费者可能在等待出现更大的折扣,不愿像过去的活动期间那样及时下单。
加上在亚马逊会员日开启之前,各大电商平台就已经提前抢跑,瓜分了一大批的订单流量,也就显得亚马逊大促似乎并不火热。此前,亚马逊会员日大促之前就有大批亚马逊卖家抱怨订单暴跌,不少卖家分析是其他平台将流量瓜分,也有不少卖家早就做好了真正大促开启后订单“惨淡”的心理准备。
据悉,沃尔玛、Temu、TikTok Shop等在内的多家跨境电商平台为了能抢占第一波流量,都在亚马逊会员日的前后几天推出平台大促,意图十分明显。
其中,Temu早在6月28日就上线“Temu Week”营销活动。整个营销活动分为85折、8折和7折3个折扣梯度。整个大促战线一直到7月19日才结束,持续时间长达21天。TikTok Shop也是铆足劲投入大量资源,TikTok Shop欧盟四国、英国的活动时间为6月23日-7月1日,美区活动时间为7月7日-7月19日。
不过,目前也只是亚马逊大促第一天,今年战线足足有4天,后面还有不少的机会。根据 Adobe Analytics 周一发布的预测,在本周 96 小时的亚马逊 Prime Day 活动期间,美国零售商的在线支出预计将飙升至 238 亿美元,因为购物者希望以大幅折扣购买从服装到电子产品等各种返校装备。
报告称,7月8日至11日的销售额预计将比去年同期增长28.4%。去年7月,在为期两天的亚马逊购物节期间,零售商的在线销售额达到142亿美元。Adobe 指出:“这相当于两个黑色星期五”,并补充说,注重预算的消费者正在调整他们的购物习惯,通过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寻找优惠并提前开始返校购物。
亚马逊会员日大促才刚开启,后续还有3天的大促时间,卖家还是很有机会爆单的,这期间一定也要注意关注广告、促销等动作,及时调整运营动作。
↓扫码加入亚马逊prime day讨论群↓
文/雨果跨境 封面/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