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以为信用证很安全?这些软条款正在悄悄割肉:无法自主实现、根本不可操作、货权失控、生效无保障、签字权陷阱...
5大类型逐一破解,附典型案例+自查关键句,教你避开"买方复签单据""第三国到期"等深坑!
雷区1:无法自主实现的条款
自查关键句:“是否要求出口方完成需第三方/买方配合才能实现的操作?”
典型案例:
1、提单托运人强制写买方,例如提单Shipper必须是开证申请人,而且要求空白背书。
这样违背货权原则,正本提单在卖方手里,买方如何背书?
2、超短交单期,例如货物出运后24小时内交单。
官方证书,如CIQ、使馆认证,都无法当天获取。
后果就是因为买方或第三方不配合导致单证不符,银行拒付。
雷区2:根本不可操作的条款
自查关键句:“是否要求提供违背监管规则或业务逻辑的文件?”
典型案例:
1、强要“不存在”的证书,例如非普惠制产品却要求FORM-A产地证。
而出口国官方机构无权出具。
2、单据禁止显示发票号,例如原产地证或报关单不得显示发票号。
这么做是违反海关或贸促会强制录入要求的。
后果就是根本无法备齐单据,直接丧失交单资格。
雷区3:货权失控的高危条款
自查关键句:“是否要求提前放货或放弃货控权?”
典型案例:
1、直寄正本提单给买方,例如要求寄正本空白抬头提单给申请人。
这样的话,买方凭单即可提货。
2、苛刻的船籍限制,例如只接受船龄<5年且挂欧盟旗的船。
这样的话,可能无船可用导致交期违约。
后果就是钱货两空或因无法履约被扣货款。
雷区4:生效无保障的条款
自查关键句:“信用证效力是否取决于买方主观动作?”
典型案例:
1、附条件生效,例如收到买方进口许可证后LC才生效。
如果买方拖延不办证,LC等同废纸。
2、第三国到期,例如信用证有效期截止开证行所在国。
容易出现因时差或邮寄延误导致超期交单。
后果就是信用证失效或逾期,银行免责不付款。
雷区5:签字权陷阱条款
自查关键句:“是否要求买方/开证行在单据上签字确认?”。
典型案例:
1、买方复签单据,例如商业发票需开证申请人会签。
如果买方拒签,则无法交单。
2、开证行出具证明,例如需提交开证行签发的质量认可书。
而银行无义务配合,可能拒绝签发。
后果就是因无法取得签字导致单证不符,货款被扣。
(来源:外贸风控-Harry)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