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Cognitive Market Research最新报告预测,全球食品饮料市场收入将从2021 年的7000.49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8989亿美元,并将在2033年达到1.48万亿美元。
图片来源:Cognitive Market Research
与此同时,Nox聚星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三大平台的食饮类红人已突破590万。从北美到东南亚,从酒类测评到小吃开箱,网红营销不再是可选项,而是食饮品牌破圈的必答题。
基于此,Nox聚星重磅推出《2025食品饮料行业全球网红营销趋势》,基于自身1亿+网红数据库,对食饮行业出海进行洞察和分析,帮助中国出海品牌洞察食饮行业趋势,助力品牌获得更好的营销效果!
当下食品饮料行业网红营销规模颇为可观,三大平台(Instagram、TikTok、YouTube)的食饮类红人总计超 590 万!其中 Instagram 以 307 万 + 的数量遥遥领先,TikTok中专注食饮带货的达人就达 60万+。
图片来源:Nox聚星
北美在食饮网红领域优势显著,同时 Instagram 是食饮网红的核心聚集地,TikTok凭借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也占据重要地位。
图片来源:Nox聚星
TikTok 食饮带货势头迅猛,美区 GMV 自 2024 年 11 月持续攀升,2025 年 1 月更是超过家用电器行业,月度总 GMV 超 3000 万美元,跻身行业榜 TOP8。而在行业分类占比中,食饮行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活力与市场潜力。
图片来源:Nox聚星
而在 TikTok 带货品类里,小吃、饮料更畅销。不管是美区,还是泰国等东南亚市场,小吃品类的 GMV 都比较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一方面,它们食用便捷,适应快节奏生活,消费者能随时享用;另一方面,这类产品视觉呈现效果好,在短视频中展示时更容易抓住用户眼球。
此外,小吃和饮料单价相对较低,购买决策成本小,再加上网红达人的创意推荐和趣味营销 ,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图片来源:Nox聚星
食饮品牌多采用“垂类造口碑、泛类破圈”的网红营销方式,原因在于垂类KOL深耕食饮领域,专业度高、受众精准,能通过探店、测品等深度合作,为品牌树立专业可靠的口碑形象。
而娱乐、生活方式等泛类KOL粉丝群体广泛,覆盖面大,可借助其影响力,将品牌曝光至更广泛的受众圈层,突破食饮领域局限,扩大品牌知名度。
图片来源:Nox聚星
海底捞在海外网红营销领域成果显著。近一年,其在 YouTube、Instagram、TikTok 等平台,与5k+网红开展合作,产出近万条宣传视频,实现全网5亿+的总曝光量。
合作的KOL涵盖食品、娱乐等多类,且粉丝量级分布广泛,同时聚焦越南、美国等市场推进本地化营销,有力提升了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图片来源:Nox聚星
而其营销策略也颇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
先是借助小红书,以华人与留学生为切入点实现外网破圈;接着联合海外 KOL、KOC 持续推广,传递品牌与产品理念;
再通过腰部 KOL 探店及节日营销,线上线下联动促进转化;最后依靠用户 UGC 与 KOC 传播,结合用户故事和优惠券,形成长尾效应,多环节协同助力品牌在海外拓展。
图片来源:Nox聚星
红人营销需遵循关键三步。首先是团队搭建,要配备专业人员并运用专业工具;
其次是匹配、建联与监控,需高效匹配优质红人,快速与红人建联沟通,同时监控内容及网红营销效果;
最后是优质资源管理,包括对高 ROI 内容的监控与复用,以及沉淀高 ROI 红人开展长期合作,以此保障红人营销的有效推进与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Nox聚星
在匹配KOL时,需关注其是否具备稳定风格与人设。具体而言,要查看KOL内容是否围绕同一类主题,有无相似的封面设计,内容创作频率是否固定,且其粉丝需能与产品潜在买家产生共鸣。对比来看,风格统一的KOL,内容聚焦且辨识度高;而内容较杂的KOL,因缺乏清晰定位,较难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图片来源:Nox聚星
2025年的食饮网红营销,早已不是找红人发视频那么简单:要懂平台特性(比如TikTok 重裂变、Instagram 重调性),要抓区域红利(东南亚市场需求旺盛),更要会组合打法(KOC铺量 + 头部KOL破圈)。
从海底捞的本地化营销,到霸王茶姬的KOC矩阵,成功案例都在证明,精准踩中趋势,就能让产品从货架走进用户的屏幕和生活。
(来源:网红营销克里塞)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