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传统外贸各项成本上涨,有的遇强则强、有的半路转行

外贸、内销、跨境,摆在面前的三条路换做是你会怎么走?

传统外贸各项成本上涨,有的遇强则强、有的半路转行

“外贸现在是越做越难做了,客户都有线上群,拿着产品到处比价”

“以前做外贸很好,一美金可以赚一美金,现在一美金赚不到五分美金”

“这几年外贸的整体市场确实没有那么乐观,有的遇强则强,有的半路转行”

在第126届广交会的现场,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笼罩着整个展馆。对外,外贸形势仍未稳定;对内生产经营各项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缩水。为谋求突破,有的拓展销路做内销、有的转型跨境、也有自我反省坚守阵营。

外贸市场内忧外患,物价、人力成本上涨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美贸易战“歇火”,美国白宫宣布暂停对中国2000亿商品关税从25%提升到30%。双方从各执一词到逐渐统一,这个历程耗费了将近20个月,但局势终究未定。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19年前8个月,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42万亿元,下降9%。其中,对美国出口1.88万亿元,下降3.7%,贸易顺差扩大7.7%。从内部环境分析,中国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厂房租金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贸企业的价格优势,挤占了企业利润,导致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堪重负。

有业内人士分析,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贸易伙伴仍相对集中在欧亚和美洲,特别是几个有限的主要国家,抗风险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

厦门优力克复材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吴高松告诉雨果网,“以前外贸很好做,一美金可以赚一美金,现在一美金赚不到五分美金。现在所有的费用都太高了,除了物价上涨之外,人力成本也是一大因素。所以我们今年光机械设备就投入了一百多万,半机械化降低人工需求,20小时生产,人工只负责包装、组装。”

国外采购商更注重产品价格和销售利润

“即使外国采购商知道中国物价、人工费用上涨,他们也只管自己的售价和利润。”吴高松说道,“因为在国外,一件物品有可能五年前的售价跟今年的售价是一样的,甚至还有折扣更低价。在他们的认知里,自己的售价和利润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厂商的成本上涨而让自己的利润减少或受损”。

据其介绍,现在有很多国外采购商都会拿着产品到义乌当地对比价格,如果当地货摊报的价格比厂商报的还要低,不管质量如何都会选择价格低、好卖的,尤其是中东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采购商。另外,由于当下互联网较发达,许多国外采购商都有线上群,经常拿着产品线上对比价格,导致产品价格更加透明。

福州宏冠智圣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平认为,大概有80%的国外采购商会根据自己的固定成本和利润去考虑价格,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采购商。他们觉得只要厂商产品价格低,就算质量差一点也能销售。但是一些欧美国家则不会采取最低价,因为对方知道不合理的低价肯定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欧美国家的采购商通常会选择倒数第二或者第三的价格,而不是最低价。

外贸“遇冷”,有人转型、有人坚持

外贸环境不稳、内部成本上涨、工厂利润减少。面对此种情况,施平坦言,这几年的外贸市场确实没有那么乐观,并且出现了分化现象。有的厂商迎难而上、遇强则强;有的中途转行,另辟蹊径;也有坚持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

“比如我原来做外贸的一些同学,这几年也慢慢转行,转做内贸或者跨境电商。做内贸的话,目前国内的电商发展比较完善,可以直接对接到他们。用一台电脑就可以把产品卖到全国,物流也很方便,因此转做内贸很容易。而另一部分做跨境电商,也是因为当下许多跨境电商平台门槛降低,厂商相对来说有自己的供应链、生产优势。”

但对于他自己本身,则更看好B2B市场的长期发展,只不过得从设计、技术、管理、思维等多个方面去提升和整合,给买家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在广交会展馆里,一台全透明的电视吸了很多人驻足拍摄、发朋友圈。

传统外贸各项成本上涨,有的遇强则强、有的半路转行

(图/广交会上的透明电视)

实际上,在十年前就已拥有把电视做成透明的技术,那时没人敢这么做,因为市场没有这个需求。但现在随着思维逻辑的转换,电视的观看功能被弱化,反而装饰功能成为另一种刚需。

“如果我们能更懂得海外消费者的生活习惯、逻辑、美学等各方面的内容,把产品的设计、包装、细节都做好,那提供给他们的就是一个完成品,不需要进行二次或者三次修改。一方面,国外采购商也更乐意跟能力较强的外贸人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自身与客户的粘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文/雨果网 吴桂真)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