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八点坐在电脑前回复信息,处理到12点,刚好回复完两个微信上的信息。
还有一个微信和一个QQ号,我知道今天是又回不完了。
虽然我自认为自己是比较自律的,但偶尔也还是会偷点懒,有些许懈怠。
和朋友聊起来个人的日常,我说,如果晚上一直在回复信息,我几乎没有办法让自己完全沉静下来去写文章。朋友问,为什么呀?原因很简单,偶尔的聊天可能是愉悦的,但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答,绝对是个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甚至偶尔的,当我回复信息时,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删除拉黑了,我还得调用阿Q精神,磨练一下自己的情商。
写文章是需要高度专注的,在高强度的三个多小时的信息处理之后,我几乎无法沉静下来写文章。
就我个人来说,写文章、读书是被我放在“重要不紧急”象限的事项,但现实是,因为每天上课、解答问题、回复信息等这些“重要紧急”的事情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以致于我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都耽搁了。
就像我给孵化营学员的开营仪式上讲到的,一个人要想能够得到质的飞跃,一定要把自己的日常从“重要紧急”和“不重要紧急”过渡到主要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上去,唯有“重要不紧急”的事项,才是真正能够让一个人有沉淀有飞跃有超越的事情。
道理我们都懂,但坚持按正确的道理行事却很难。
所以,每每想起此,我其实都诚恐诚惶。
每次觉得因为事情太多事情而烦躁时,我就用一句话来安慰自己:在走向成功的路上,风景差的想骂娘。
用更现实一点的说法,那就是,在这个飞速动荡变化万千的时代,能够做一份事情,得到一些人的认可,并顺便赚点养家糊口的钱,真的应该知足。
所以吧,虽然烦琐的事务会或多或少的让自己有点烦躁,但我也会站起来走动一下,然后,又满血复活的坐下来继续处理下一波事务。
很多事情,都是刚起步时很难,中途开始有点烦,但唯有坚持下去,持续行动,一切都会慢慢变得好起来。
有学妹过来拜访,学妹是做独立站培训的,也在做一些自媒体。因为自媒体方面的起步不久,我就谈了我的看法,足够高频的去做更新,每一篇文章都要带着感恩之心套干货,不要把读者当傻子,文章中讲的每个观点,都要带着真诚,带足干货。讲完之后,学妹似乎受益匪浅,但回过头来自我反思,这何尝是讲给别人的呀,这完全是讲给自己的呀!
写文章做自媒体也罢,做亚马逊运营也罢,归根结底,量大都是制胜的关键。
在给孵化营学员的课程要求中,我会要求每个同学至少作出不少于50个选品给我看,在他们选出的产品的基础上,我再帮他们做进一步的把关,淘汰掉侵权的、竞争激烈的、质量差的、发货难的等等,留下相对容易打造的、竞争偏冷门的、利润空间大、容易成为爆款的,而总有学员的几十款产品被我全部否决,然后整个人甚至都瞬间崩溃了,反复问为什么,我在讲解否决的理由之外也会提醒,这不是失败呀,至少你知道这些产品确实不太好了啊,现在被我否决,总比你发到FBA仓库之后发现卖不动然后进入清货模式要好得多吧!即便几十款产品中没有一个被选中也不要紧,再大量一点行动就是了。
说实话,在忙碌和清闲之间,虽然内心偶尔会向往清闲,但我更喜欢忙碌的状态。我是如此,我面对的很多学员也是如此。
因为每天早上9点钟要准时上课,而有些学员住得太远,每天早上6点钟就起床出发,才能确保不迟到。有学员反映,多年来没有这样准时起床准时上课了,以致于媳妇都说你这为上课不迟到,简直像打了鸡血似的。学员自己总结,虽然觉得学习的过程挺艰辛,进展也比同学慢,但自己能够看到自己心态正向了,节奏正常了,忙碌,真的比闲着要好很多。
有已毕业的学员来访,询问他们的运营状况,两个人都还是一个人在做,业绩呢,一个学员说,上个月,给自己发了16万的工资,往前推几个月,也不相上下,另一个同学是女生,粗略的算了下,家里的吃喝拉撒的开支,孩子上学上辅导班的学费,都是自己从运营盈利中支取的,扣除这些日常开销,库存的货不算,还有几十万的盈余,简单的加总,一个人一年的利润,小百万上下了。
那他们平时忙吗?答案是肯定的。平时上课时我总是说,亚马逊运营,每天5分钟。这里的5分钟,是指你如果真的有其他事情要做,可以打开电脑看一眼,订单和平时变化不大,也没有邮件回复,库存足够,暂时不需要补货,然后,你就可以关上电脑,气定神闲的去做你自己的事情,接送孩子,练瑜伽,健身,或者参加一门提升个人能力的课程等等,但日常工作中,谁又能真的只拿出5分钟来处理账户呀?
只有做了亚马逊的卖家才知道,账号就好比自己的孩子,孩子在身边,你真的会每天只瞅他一眼?!你恨不得每时每刻都盯着,期望它不出意外,期望它变得更好。所以,真正赚到钱的亚马逊卖家,没有一个不是忙忙碌碌的。但忙碌,不正是一种最好的状态吗?
就像我现在,凌晨1:10,距离回复完信息1个小时后,我写完这篇文章,记录下自己谈亚马逊运营之外的这点思考,还情绪饱满。电脑右上角弹出的微信小窗口里,闪现出运营团队的小伙伴发来的文档,而这文档,是我晚上十点钟发到孵化营学员群里的一份额外的作业,然后顺便发到我们自己的运营团队微信群里了。
社会没有给我们布置具体的任务,但努力的人总会自己选择最大限度能够承担起来的任务,然后再自行加上一个Deadline。从这个意义上来说,Deadline其实是个LifeLine,BetterLine,让你活得更好,让你变得更好。
好久没有写运营之外的话题了,想起一个朋友曾经告诉我的,我从来不读你的干货,我只读你的日常琐事记录和日常感悟淡鸡汤。朋友还特别举例,比如你那篇《拍拍手,摇摇头》。是的,那已经是四五年前的文章了,当时,女儿开心才两三岁,现在,已经是名立志当学霸的小学生了。 时间过得真快,但让忙碌得有所得,与时间为朋友,终究是最好的成就自己的方式。
(来源:跨境电商赢商荟)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来源:赢商荟老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