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以及虚假评论导致的亚马逊封号,自 2020 年 11 月以来,中国卖家的市场份额不断被美国本土卖家蚕食。
这种情况在 2022 年 3 月开始发生逆转,中国卖家正在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虽然现在美国本土卖家仍然占50%以上,但是可能很快就会跌破。
图片来源:Marketplace Pulse
这对广大的中国跨境卖家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也意味着,未来的亚马逊市场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那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争取最终的胜利呢?
在上一篇文章《如何利用用户评论,优化我们的产品》,我们讲了:
产品本身、不言自明,已经成为重要的营销工具。
原因是随着电商的普及,营销广告不再是产品消息的唯一来源,消费者越来越相信用户评论、推荐和口碑。
用户评论作为消费者意见、心声和期望的直接反馈,是产品需求的重要来源,也是推动产品创新的有力工具。
本文继续用户评论这个话题,进一步介绍如何从用户评论挖掘产品需求,优化我们的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KANO模型,是需求分析经常用到的工具,它把需求分为五类:
图片来源:产品人生
显然,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兴奋需求,满足用户需求的层次并不相同。
比如,人饿了之后,都有吃饭的共同需求。
痛点是恐惧,是让用户付出某种行动的最大障碍;或者是,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抱怨、不满、感到痛苦的接触点。
售价近10万的赛格威平衡车,会让普通消费者感到痛,因为售价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支付能力。正是因为这个痛点,赛格威平衡车始终无法进入大众市场,整整10年,总共卖出不到10万台。2015年,小米推出九号平衡车,售价1999,上市两个月就卖出了十万台,超过了赛格威过去十年的总销量。
解决用户痛点所产生的巨大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图片来源:京东
痒点就是虚拟自我,是超出用户期望的隐性需求,让用户惊喜、心动且盲目行动,满足内心虚荣,成为想象中的自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女生心里都住着一位小公主,渴望活成公主的样子。
痒点在个护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吹风机、化妆镜到化妆品,那些卖得火爆的产品,无一例外都在产品痒点上做足了工夫。
售价3000多的戴森吹风机,难道真的比售价100多的吹风机好用30倍吗?
戴森吹风机的火爆,当然离不开它独一无二的外观设计,以及气流倍增技术。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戴森把它的吹风机塑造成了高端奢侈品,并通过众多美妆网红、时尚博主进行使用、宣传和种草,让众多女生认可并接受了戴森吹风机高端奢侈品的定位,每个女生内心都渴望拥有这样一个奢侈品吹风机,而男生的送礼清单里也多了个既暖心又有面的选项。
图片来源:京东
从本质上讲,消费者撰写评论,是因为评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的公共渠道,让他们的声音能够被同行和商家听到。
当购物体验引起情感共鸣,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消费者都更倾向于撰写评论。
消费者撰写评论的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
显然,用户差评一定是产品的基本需求没有很好满足,让用户使用产品时感到不满或痛苦。而用户好评一定是产品的期望需求、或者兴奋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让用户使用产品时感到满意或惊喜。
我们分析一下Keurig迷你咖啡机的两条一星差评。
两条差评的原因,都是因为新买的机器在首次萃取咖啡时,K-Cup里的咖啡粉溢出,把咖啡机弄脏了。用户不但没有喝到香浓的咖啡,而且还要清洗咖啡机,失望之情难以言表。
图片来源:亚马逊网站
显然,胶囊咖啡机能够萃取咖啡,消费者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必须满足的功能。如果没有得到满足,消费者的不满肯定大大增加。
至于这个差评商家要如何处理,就需要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根源。
如果产品普遍存在这个问题,说明是设计问题,需要改进设计。如果只是个别问题,则可能是质量控制问题,需要加强质量管控。如果是用户使用问题,则需要加强正确使用的宣导。
我们分析一下迷你蛋糕机的两条五星好评。
两条好评的原因,都是因为产品使用简单,孩子使用蛋糕机成功制作了蛋糕,既满足了孩子的口欲之需,又带来了趣味性的亲子体验。
产品来源:亚马逊网站
显然,蛋糕机已经超出了产品本身的功能价值,上升为一种亲子体验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了额外的情感价值和社交价值,消费者愿意将良好的体验分享出来。
怎么利用这个好评,进一步优化产品呢?
不妨进一步加强产品的亲子体验价值:一方面,加强产品的安全设计,确保孩子可以简单而安全的体验产品。另一方面,加强产品的创意性和趣味性设计,提供多样化的烤盘样式,可以烤出更多有趣形状的蛋糕。甚至可以借鉴盲盒经验,为消费者提供不确定性和惊喜感的烤盘样式组合。
显然,无论是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兴奋需求,还是痛点和痒点,满足客户需求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将这些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就可以满足不同用户、或者同一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
在经济形势好的大环境下,消费者普遍舍得花钱,带有期望功能、或兴奋功能的产品,可能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但在经济下行时,消费者往往捂紧钱袋,那些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才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新冠疫情已经持续3年,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何时结束还尚未可知。
你的产品,到底是解决用户痛点的止痛药,还是解决用户痒点的水果糖?亦或既是止痛药、又是水果糖?这是我们开发新产品,首先就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邓小亮:工学硕士,资深产品专家,近20年产品开发及管理经验。
产品人生:谈硬件产品开发,促个人职业发展!
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来源:产品人生)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