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多渠道运营误区: 全渠道不是零和游戏
长期以来,跨境电商圈存在一个根深蒂固的误区:品牌官网流量增长 = 亚马逊流量被分流。卖家在评估品牌官网时,可能会综合考虑与现有业务策略的匹配度。
然而,真实数据告诉我们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一个美妆品牌的"意外发现"
你可能不会想到,BareMinerals在启用Buy with Prime后,发生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本以为会分流,结果却是双赢!
数据说话
👥 网站访客人均消费提升40%
📈 亚马逊销量不降反升
💰 品牌官网和亚马逊商城综合广告回报率达到惊人的12.8倍
等等,这是怎么回事?按常理来说,品牌官网流量增加,亚马逊的生意不是应该受影响吗?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BareMinerals的成功揭示了三个颠覆性发现
🎯 发现一:便捷配送服务 = 转化率飞升
当消费者在品牌官网看到熟悉的Prime配送,购买决策速度明显加快。
🔄 发现二:多渠道不是"左手打右手"
两个渠道不仅没有内耗,反而形成了神奇的协同效应。
🚀 发现三:1+1 > 2的增长奇迹
全渠道布局让品牌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业务爆发。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揭秘更多令人震惊的真实案例。
这个抗氧化剂苏打水品牌原本仅在亚马逊和实体店销售,当他们决定使用Buy with Prime在品牌官网开辟全新销售渠道时,没有人预料到会发生什么。令所有人震撼的是,新增的官网渠道不仅没有分流亚马逊的销量,反而创造了品牌在亚马逊上的历史新高的好成绩。
品牌开发经理 Zach Lastrilla:我们在Amazon上的销售也在大幅增长。两个渠道的增长绝对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我们在亚马逊上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三个月,而且都是在今年[2024年]。所以这与Buy with Prime的启用是同步进行的。关键在于拥有更多渠道和更多区域来引导消费者购物。
作为智能家居技术领导者和Buy with Prime早期采用者,Wyze通过结合Buy with Prime与亚马逊DSP广告的策略,不仅在官网实现了与其他广告渠道相匹敌的销售表现,更意外地发现亚马逊商城的产品销量也出现了显著增长,整体投资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20倍以上。
电子商务主管 Logan Dunn:仅就网站销售而言,这些展示广告带来的效果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我们通过其他广告渠道获得的结果。额外的好处是,我们还观察到并能够追踪到我们在亚马逊上的产品销售显著增长,这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广告支出整体回报。
疫情期间成功的休闲鞋品牌HEYDUDE在寻求保持增长势头时,在核心SKU上激活了Buy with Prime并启动亚马逊DSP活动。
这一策略不仅为品牌开辟了新的增长机会,更验证了全渠道光环效应的存在,网站及亚马逊商城的综合ROAS超过了26.7倍。
数字商务副总裁 Tommy Kowalski:Buy with Prime为我们的品牌开创了新机遇。它使我们能够在DTC(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和亚马逊上同时扩展业务,特别是因为我们观察到了全渠道光环效应。当我们的电商网站上发生某些活动时,我们在亚马逊商店中也会看到积极的结果。
当其他广告渠道表现下降时,这个授权品牌为Buy with Prime产品发起了亚马逊DSP活动,配合《芭比娃娃》电影热点进行推广。
对于一个大部分业务都在亚马逊上进行的品牌来说,能够成功向官网导流一直是个历史性难题,而Buy with Prime帮助他们实现了这个突破。
CEO Matt Rollens:我们的大部分业务都在亚马逊上进行,但是能够向我们的网站发送广告流量真是太棒了,这在历史上一直很艰难。
这些数字不仅验证了上述案例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为所有考虑Buy with Prime的品牌提供了决策依据。
当然,作为理性的商业决策者,需要更多专业视角的验证...让我们看看专业服务商的洞察。
💡 服务背景
该机构自2005年起为亚马逊卖家提供亚马逊策略支持。
👀 观察结论
联合创始人Chris Marantette从战略角度分析:
“亚马逊正在进行一种微妙的平衡。如果整个目的只是让购物者在亚马逊上购买,那就不会有更多品牌采用Buy with Prime。如果品牌无法获得更大的、重复的客户终身价值,他们就不会证明使用Buy with Prime是合理的。”
📍 服务定位
亚马逊和Buy with Prime第三方服务商。
✅ 客户担忧处理
市场总监Matt Lewis分享客户服务经验:
“当我们向客户提及此事时,一些人担心他们会失去DTC品牌官网业务的某些方面,或者失去客户旅程的某些部分。但我告诉他们,这实际上是增强他们DTC业务的一种方式。对我而言,我从未看到过任何负面影响。我们认为这是他们亚马逊商城业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以上内容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亚马逊意见或建议
看完这些成功案例,你可能会问:这些是否只是个别现象?还是代表了整个行业的普遍规律?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分析了亚马逊内部数据,从消费者以及数百家商家的真实反映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共性规律。
40%1Prime会员表示更愿意在展示Amazon Prime标志的品牌官网进行首次购买
超过2亿付费Prime会员遍布25个国家2
16%商家3平均收入增长
20%购物者转化率平均提升4
27%使用Buy with Prime购物车的商家单均件数增长5
95%6使用过Buy with Prime的购物者表示很愿意再次使用
4.7/5买家满意度评分7
超过80%商家8通过Amazon DSP达到或超过ROAS目标
看到这些亮眼的数据,相信很多卖家都会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Buy with Prime能够创造如此显著的增长效果?这些数字背后的驱动因素到底是什么?
通过深度分析成功商家的运营策略,以及与多家服务商的深入访谈,我们发现:高转化率、高满意度、高复购率的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几个关键要素的有机结合。
70%商家表示Buy with Prime提高了购物者对品牌的信任
Prime标志自带信任光环,降低新客户试购门槛
利用Prime会员已存储的支付信息,实现一键购买
可减少高达65%9的购买障碍,有效降低购物车放弃率
利用亚马逊多渠道配送(MCF)实现单一库存管理
>97%准时配送率,配送7天无休
98.2%MCF标准订单在三个工作日内发货
保留Buy with Prime订单的买家信息和邮件地址
支持精准再营销和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实现跨渠道客户行为追踪
超过80%商家通过Amazon DSP达到或超过ROAS目标
站内外广告形成闭环,实现1+1>2的效果
跨渠道数据打通,优化整体营销ROI
数据不会说谎,成功案例更不会。当HEYDUDE看到26.7倍ROAS、当Wyze实现20倍投资回报、当BUBBL'R创造亚马逊优异成绩时,我们看到的不是渠道竞争,而是渠道协同的巨大威力。
在这个流量越来越贵、获客成本持续攀升的时代,Buy with Prime为成熟品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全渠道增长窗口期。问题不是"要不要做",而是"如何更好地做"。
正如Incrementum Digital创始人兼CEO Liran Hirschkorn所说:
“归根结底,你需要在消费者所在的地方开展业务。对99%的品牌来说,这意味着你既要在亚马逊上销售,也要拥有自己的电商网站。
那些一直专注于亚马逊的品牌现在看到了在社交媒体上销售、将流量引导至自己网站以及建立直接沟通渠道的机会。
而Buy with Prime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机会来尝试全渠道战略。”
数据来源:
[1] 2024年4月调查
[2] 亚马逊官方数据,2023年10月
[3] 基于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167家商家的A/B测试结果
[4] 与[3]同期A/B测试数据
[5]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数据
[6] Buy with Prime购后客户调查,2024年8月
[7] Buy with Prime客户调查,2023年8月
[8] 2024年3月至6月期间28家商家数据
[9] Amazon Pay相关数据
封面/图虫创意
(来源:亚马逊全球开店 微信公众号:AmazonGS)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