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8月29日起暂停对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包裹给予免税待遇。这一政策曾允许小额包裹免关税入境美国,日均处理量超过400万件,2024年进口包裹总量达13.6亿件,总值646亿美元,其中约60%来自中国。
此次政策调整旨在堵住所谓的“灾难性漏洞”,所有国家的包裹均需按美国要求缴纳关税,免税时代将于8月29日正式终结。值得注意的是,多国邮政服务因美方关税征收方式和数据提交要求不明确,计划暂停对美包裹递送。
根据媒体报道,欧洲地区多个国家已经宣布暂停寄往美国的包裹服务:
法国邮政集团宣布,该集团自本月25日起将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价值低于100欧元的私人礼品包裹除外。
德国邮政全资持有的敦豪公司宣布,暂停通过邮政渠道向美国寄送商业货物和部分私人包裹,仅价值不超过100美元的礼品快递可继续寄送,但受到严格管制。
英国皇家邮政公司表示,将自26日起暂停向美国的寄送服务,在经过一至两天的过渡期后启用新系统,届时将在邮资和关税基础上加收手续费,以支付美国清关服务相关的额外费用。
意大利邮政公司23日宣布,暂停处理寄往美国的商品类包裹,普通信件和“国际特快专递”服务仍可使用,但成本显著上升。
除了欧洲地区外,亚洲地区来看,韩国邮政表示,将开始停止接受寄往美国的航空包裹和部分特快专递服务,但保留通过私营快递公司运营的优质服务,这些服务需缴纳关税。
新加坡邮政表示,将从8月25日开始,暂停向美国商业货运提供标准服务,特快专递和直达国际服务则分别向零售客户和企业客户开放。
日本邮政也宣布暂停服务,由于美方的变化,包裹可能会出现延误或被退回,日本方面并承诺将在掌握更多信息后再同消费者做分享。
印度邮政部门决定自25日起,暂停寄往美国的包裹服务(价值不超过100美元的信件、文件和礼品除外)。
此外,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澳大利亚邮政已暂停部分美国货运服务。国际物流巨头DHL也宣布,自8月23日起暂停接收商业客户寄往美国的商品包裹,但DHL Express快递业务正常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也在2025年8月22日下午间送了一份公告,对于最低限度关税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跨境电商卖家需要仔细查阅。
分析人士指出,受冲击最大的无疑是跨境电商中小卖家,多国邮政暂停服务,可能导致包裹积压、物流延迟,进一步加剧市场不确定性。而且,目前多国实施暂停服务,但是后续成本可能也比较高昂,甚至可能还要面对美国海关不接受包裹而需退回货物的风险。
此次政策调整将显著增加跨境购物成本,尤其对依赖小额包裹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卖家冲击巨大。未来,美国海关能否快速完善清关细则,以及各国邮政是否恢复服务,仍有待观察。跨境卖家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物流策略。
【关税成本上涨,中国卖家如何夹缝求生?2月28日-3月1日,2026雨果跨境全球平台资源大会将在深圳盛大开启,现场对接上千家源头工厂,一键获取全平台运营策略与海外品类商机,点此报名】
↓↓关税讨论群↓↓
文/雨果跨境 封面/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