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跨境电商爆料专业户
作者:爆哥
中国卖家目前占亚马逊全球活跃卖家总数的50.03%,这是他们在亚马逊所有站点的占比首次突破50%。尽管中国卖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美国本土卖家在创收方面仍保持优势。
(不过爆哥认为,MarketPlace Pulse的统计中,并没办法把虽是美国注册卖家主体,但实际背后操盘仍是中国卖家进行有效区分,所以下文的对比数据可参考性有待验证)
这一里程碑反映了长达十年的趋势:2015年,中国卖家仅占亚马逊新注册卖家的7.1%,而美国卖家则占70.6%。Marketplace Pulse数据显示,到2024年,这一数字几乎完全逆转,中国卖家占新注册卖家的62.3%,而美国卖家的比例则下降到26.8%。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卖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超过了50% 。如今,这种主导地位已覆盖亚马逊的整个国际业务,除日本外,中国卖家在各主要市场都占据最大份额。
尽管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但中国卖家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部分原因在于人工智能工具为国际卖家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此前,中国卖家最大的弱点在于如何打造出能够引起本地买家共鸣的商品和图片。如今,人工智能可以大规模处理翻译、优化,甚至文化适应。亚马逊自身最近改进的人工智能功能,包括用于专业内容创作的创作者工作室 (Creator Studio),已经消除了曾经青睐母语人士的障碍。
这种技术民主化与中国的传统优势相得益彰,这些优势包括靠近制造地、与制造商直接联系(无需中间商)以及政府出口补贴。其结果是,卖家群体能够提供更低的价格,同时保持利润率——事实证明,这种优势对全球注重价格的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随着中国卖家在全球最大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正在重塑有关定价、履约和客户期望的国际电子商务规范。
对于美国卖家来说,就像其他本地卖家一样,未来的道路需要承认,他们曾经主导的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尽管中国卖家的数量现在超过了美国卖家,但经济形势却呈现出一个更加微妙的局面。
据Marketplace Pulse估计,在亚马逊3050亿美元的第三方交易总额中,美国卖家贡献了约1570亿美元,而中国卖家贡献了1320亿美元。美国卖家的平均收入为884,958美元,是中国卖家393,557美元的两倍多。从全球来看,这种模式依然存在——Marketplace Pulse估计,尽管中国卖家占据了大多数份额,但其在全球第三方交易收入中所占比例仅为39%。
尽管中国卖家的份额持续增长,但收入增长前景仍保持着较为均衡的趋势。为了保持这种平衡,本地卖家必须不断适应,利用那些赋能中国卖家的工具,提高运营效率以在成本上展开竞争,并找到超越地域的差异化优势,以证明高端定位的合理性。
— 活动推荐 —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网的朋友们)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雨果跨境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