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跨境电商七分靠选品,三分靠运营,但是在各个品类都被挤爆的情况下,再想要靠选品出圈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这就意味着,要将普通的产品打造成不普通的样子,这就需要你的跨境电商营销手段要高明。
今天这个品牌就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产品基础,打法就不基础”。
在跨境电商的讨论里,大家常常把“爆款产品”当作核心突破口。但Dollar Shave Club(DSC)的崛起告诉我们,产品不一定要“新奇特”,即便是最普通的剃须刀,也能通过打法创新,打破巨头垄断。2011年成立,2012年上线产品,2016年就以10亿美元价格被联合利华收购,这家公司走的每一步,都值得跨境卖家反思:产品可以基础,但打法绝不能基础。
01
产品基础
高频刚需+价格痛点
剃须刀是标准化的男性日常刚需,北美市场长期被吉列(Gillette)、舒适(Schick)等巨头控制,刀片价格居高不下。以吉列Fusion ProGlide为例,一个替换刀头平均价格在3~4美元,一套往往超过20美元。这种高价,长期被用户诟病,但因为缺乏替代选择,用户只能被迫接受。
Dollar Shave Club的切口非常明确:它没有尝试做“更高端”的产品,而是反其道而行,用平价+订阅模式解决痛点。用户每月只需1美元,就能收到剃须刀和刀片;即便选择高端套餐,价格也比吉列低出60%以上。这种透明、低价的策略,不仅直击用户心理,还打破了巨头制造的价格垄断。对于跨境卖家来说,这说明产品本身不需要颠覆性创新,只要找到被忽视的刚需矛盾点,就能形成市场突破口。
02
打法创新
营销与商业模式双轮驱动
Dollar Shave Club的真正突破点,并不在产品,而在打法。
首先是营销打法。2012年上线的那支病毒视频成本不到5000美元,由创始人Michael Dubin亲自出演,以幽默、讽刺的方式直击用户:“为什么要为剃须刀花冤枉钱?”这条视频48小时内带来1.2万份订阅订单,数月内播放量超过1200万次。相比传统剃须刀巨头每年在电视广告上投入数亿美元,这种内容打法的ROI是数量级上的差异。关键在于,它精准击中了用户的不满情绪,通过社交媒体裂变完成低成本获客。
其次是商业模式。DSC推出的是订阅制(Subscription),而不是单次交易。剃须刀作为高频消耗品,天然适合订阅模式:用户不必反复购买,品牌则锁定了长期现金流。2015年,DSC的订阅用户超过250万,复购率保持在80%以上。这种模式的价值在于,它把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拉长,远远高于一次性交易模式。对于跨境卖家来说,订阅制、配件补充包、会员体系,都是提高用户LTV、减少流量依赖的关键手段。
最后是渠道选择。DSC从第一天起就坚持走独立站路线,而非依赖亚马逊。独立站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第一,用户数据可沉淀,便于做二次营销;第二,避免平台同质化竞争,品牌价值能被凸显;第三,独立站+订阅模式叠加,资本市场对其估值显著提升。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利华愿意花10亿美元收购它——它买到的不只是剃须刀,而是一个直接触达用户、模式可复制的品牌资产。
Dollar Shave Club的故事,可以给跨境卖家三点直接启发。第一,产品未必要“爆”,但一定要能切中刚需痛点。无论是价格、体验还是服务,只要巨头忽视,就可能成为突破口。第二,营销不必依赖大预算,关键是内容打法要能与用户共鸣,社交媒体是跨境卖家低成本突围的最好渠道。第三,模式要前瞻,单次交易很难走远,订阅制、会员制、私域沉淀才是长期增长的保障。
今天跨境电商的竞争,比十年前更加激烈。平台上的铺货和低价打法几乎没有空间,唯有通过独立站沉淀用户,结合差异化打法,才能形成护城河。DSC用剃须刀做到了十亿美元估值,这不是因为产品本身,而是因为它抓住了用户痛点,跑通了商业模式,掌握了品牌与用户的直接关系。
Dollar Shave Club不是神话,而是一份可以被复制的战略清单。产品基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打法也基础。对于正在做跨境电商的你来说,下一个十亿美元的机会,可能就藏在一个“普通产品+不普通打法”的组合里。而独立站,就是把这种打法真正落地的起点。
我们专为跨境电商卖家和品牌出海伙伴打造了一个高质量社群,分享一线的实战经验,一起探讨行业未来的新趋势与新范式。快来加入我们一起头脑风暴吧!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品牌出海生意经)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