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从最近的警告信看亚马逊的刷单和测评

只要是电商平台,无论是国内电商还是跨境电商,刷单和测评就一直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从最近的警告信看亚马逊的刷单和测评

最近两天,很多的卖家在打开卖家后台时,可能都会“眼前一亮”。

因为很久没看到的“小红旗”,又赫然出现在了卖家后台的上方。

从最近的警告信看亚马逊的刷单和测评

战战兢兢的打开小红旗,内容居然是卖家最为敏感的索评警告信。

从最近的警告信看亚马逊的刷单和测评

这种邮件对老卖家并不陌生,在2017年之前,每次收到这种警告信之后,大概率的会出现大面积的封号行动。

但是最近两年,亚马逊会时不时的进行一些警告行动,也就是只发警告信,最后并未大规模的进行封店。

所以收到这封邮件的卖家,暂且不必着急,这次的警告只是亚马逊的群发而已。

因为很多还没有上传产品的店铺,也收到了这封警告信。

警告信的第一句:“ We understand that you may have offered compensation for Customer Reviews.”

翻译成中文也就是:“我们得知你的账号可能存在有偿索评的行为”。

那么对于这些新的店铺,还没有上传一个产品,自然是不可能存在有偿索评行为的。

所以这一波的警告信,不过是群发的而已。

我们知道,只要是电商平台,无论是国内电商还是跨境电商,刷单和测评就一直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当年淘宝卖家的刷单行为也是极其疯狂的,很多的职业刷单公司都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后来淘宝实行了千人千面,大幅提升了刷单的门槛,也适当遏制了一下淘宝刷单的行为。

淘宝如此,跨境电商平台也是一样。

为了能让产品快速拥有五星review,为了能让产品的转化率得到大幅提升,很多卖家也是热衷于疯狂的进行上评。

尤其是做3C等红海类目的卖家,很多卖家都直接都配备了自己的刷单系统,自己养号进行刷单。

在各大qq群里,这样的信息也是应接不暇。

从最近的警告信看亚马逊的刷单和测评

从最近的警告信看亚马逊的刷单和测评

作为新手卖家,很难分辨这种广告信息的真假。

因为这毕竟是属于亚马逊运营红线以外的事情,一旦你找的是那种无良的用小黑号刷单的服务商,账号被封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这些每天发广告的服务商,其实不少都是二手服务商。

也就是他们收了单以后,再把单子合起来交给自己的上家去处理。

无形之中,你可能就被多赚了一道“差价”。

然而这还不是最惨的,很多卖家在寻找测评资源时,遇到了“骗子中介”。

这种中介先用“上评后付款”的政策,成功吸引你到他这里来下单。

当拿到你的产品信息时,再把单子放到其他服务商那里。

当评价上来以后,骗子收了你的钱跑路,而你又被真实的服务商来催款。

这就面临两难的情形:

给吧,自己已经付了一次钱了。不给吧,又怕服务商报复。

这样的情形可以说比比皆是。

没有安全测评资源的卖家,可以来我的私密圈索取,那些资源都是经过我们长期检验过的,非常的安全且稳定。

另外,亚马逊在对刷单测评的识别上,最主要的方向还是对买家账户的审核。

一个正常的买家,在亚马逊下单购物时,起码是具有下面的特点:

“稳定的IP地址,常用的登录端口,特定的购物习惯,较长的浏览比价、真实的信用卡付款、固定的民用收货地址、不太频繁的购物记录等等等等。”

当一个“职业刷单”买手进行购物行为时,很难全部满足上述的这些特点。

要么是留评记录过多,要么是购物习惯较乱。

总之,这样的“不太真实”的买家购物过程,就极有可能纳入亚马逊系统的监测范围。

目前,很多做测评的公司都在使用的是Facebook广告测评。

这再不是像以前那种在各个FB群组里群发产品信息。

这是先用Facebook广告把精准的顾客给吸引过来,然后再跟他沟通索评事宜。

至于能不能成为最后的“测评师”,还是要看沟通的过程和产品的具体情况。

这种方式对于新手卖家来说,操作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为:第一,Facebook的账号审核不断升级,很多新申请的FB账号,还没开始就挂了。

第二,这个需要客服Messenger一对一沟通对接,对于通常是单打独斗的新手卖家来说,时间成本也会很高。

对新手卖家来说,前期还是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产品上,至于这些运营所需要的其他手段,可以后续一步步的来进行研究。

因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把前期的主要时间如果都放在这些上面,那就和亚马逊卖家的宗旨背道而驰了。

毕竟,产品才是电商的核心所在。

(来源:跨境老鸟Mike)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
跨境老鸟Mike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