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过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看过很多选品理论,用过很多选品软件,还是做不好选品。
许多选品理论都会告诉你,要避开红海产品,要选利润高的,体积小的,重量轻的产品来做,但是等到实际操作时,你又开始懵了。
也有许多卖家朋友喜欢用第三方选品工具去找爆款,那这些选品工具到底能不能找到爆款呢?
首先我们先来搞清楚这些选品工具的原理。
就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第三方选品软件来说,他们的原理都是用爬虫爬取前台销售数据,然后筛选数据之后按照类目进行排序,最后进行可视化编辑。
于是你可以看到7天,30天,60天,90天销量排序,然后你会发现好像销量都挺不错的。
但是新卖家如果把这些产品都上传到店铺里去,基本上是不会出单的,可能连流量都没有。
为什么呢?这要从平台的算法说起。
拿亚马逊来说,亚马逊是希望卖家能够提供有差异化的产品和好的服务的,但是每个人都利用选品工具选品,筛选出来的结果都一样,太多的重复产品会影响买家体验,平台就会自动屏蔽后面的卖家。
所以亚马逊里有“占坑”的说法,越早上架,把坑位给占了,那么就有更多的流量。
当然我也不是否认第三方选品工具的作用,工具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它主要提供的是一个数据依据,验证你的选品想法。
指望通过选品工具选出爆款,是不现实的。
选品的核心应该在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只有符合消费者购买需求的产品,才不会一击溃败。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生活场景,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而不是把自己关小黑屋里一通乱猜,憋出一个产品。
那么我们如何了解与我们相隔千万里之外的消费者需求呢,我们没办法飞去当地去观察了解他们(有钱的当我没说),但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经常出现的地方去了解他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这里向你推荐10个美国本地电商大咖找选品灵感的渠道:
1. Start with What You Have or Solve Your Own Problems(从你自己要解决的问题着手)
2. Local Community(本地社区/社群需求)
3. Online Consumer Trend Publications(关于消费趋势的出版物)
4. Industry Leaders(业界领袖的意见)
5. Consumer Product Review Blogs(消费者评论博客)
6. Social Curation Sites(社交分享网站),如Pinterest,Polyvore,Fancy
Pinterest- Pinterest:这个网站每月都有超过500万的在线用户,也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社交网络之一,卖家们可以在它的popular section(流行专区)里查看当前的流行趋势。
Polyvore- Polyvore:是时尚DIY分享网站,用户在该网站上可以搜索浏览时装和配饰,还能将喜欢的衣物进行搭配拼接,然后制成有时尚感的图片并分享。
Fancy- Fancy:该网站的自我定位是一个集店铺、杂志、愿望清单为一体的网站,充满的无限的创意。
7. Business-To-Business (B2B) Wholesale Marketplaces (B2B平台),如Alibaba, TradeKey,Global Source,Made-in-China
8. Online Consumer Marketplaces(在线销售平台)
9. Social Forum Communities(社交论坛社区),目前最大的信息聚合网站是Reddit
如果你是Reddit的资深用户,你会不时发现一些有趣的帖子,
比如:什么产品,低于20美元,值得你推荐每个人去买?
什么100美元的产品,单单拥有它,就大大提高了你高逼格的人生品味?
现在,Rediit已经成为了一个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灵感和创意的源泉。
10. Instagram
提起Instagram,人们的第一印象肯定是美食和宠物,其实Instagram上也能够激发出很多产品灵感,因为它是基于照片分享的。
这些渠道需要卖家们有很强的信息搜索能力,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去慢慢挖掘,当你看得多了解得多了,也许会在某一天迸发出选品灵感。
(来源:猫小鱼外贸数据分析)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