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日本各大媒体头版报道了日本内阁府29日公布的南海海沟大地震最新预测。“南海海沟”位于日本横亘东海地区近海和四国近海。根据东日本大地震的经验,此次预测将震源区域扩大了1倍,地震规模升至里氏9.1级,届时最多可能造成关东以西30都府县32.3万人丧生、62.3万人受伤。
预测结果显示发生最大震级地震时,最多将导致32.3万人死亡,238.6万栋房屋倒塌、烧毁。其规模是去年东日本大地震的17~18倍,不过内阁府同时表示通过快速躲避海啸袭击、对建筑物实施抗震化处理等措施,可将最坏情况下的死亡人数减至6.1万人。呼吁政府推进减灾对策的制定。
此次日本政府没有公布受灾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但由于地震中心处于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太平洋工业带,因此有专家预测,经济损失将达到150万亿日元,是日本年财政预算的1.7倍。
2003年政府地震预测结果为2.47万人遇难,去年东日本大地震造成遇难及失踪人数为1.9万,相比之下此次预测结果显得尤为惊人。为应对最严重情况的发生,日本各大企业加紧制订“业务延续计划”。
“业务延续计划”是指企业在发生大地震、传染病等紧急情况下制订的紧急预案和各种情况下的操作流程,要求灾后确保指挥系统运转正常,确认人员安全、业务优先程度和替代工厂分布,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据内阁府2011年11月调查显示,制订“业务延续计划”的企业占 72%,较2009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此次新的预测发布后,多数企业将进一步增加预案内容。丰田公司在预测损失最严重的静冈县境内有12个工厂,东日本大地震后已对所有厂房进行了抵御6级以上地震的加固工程,并建立了一套零部件紧急恢复供应的信息系统,利用该系统丰田公司能在最短时间内调动旗下的日野、大发以及全球的关联公司提供零部件。今后,丰田公司还将采取加固沿海工厂海啸避难建筑、特殊零部件分散生产、增加关键零部件库存量等措施,以便灾后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
此外,铃木汽车有计划将其位于静冈县内的研发中心搬迁至离海岸较远、海拔较高的地区;松下公司计划将沿海工厂的电力、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搬迁至厂房的2层以上;生产空调的大金工业从6月开始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夜间海啸紧急避难的训练;流通行业的日本运通公司制订多套运输路线,预防地震发生后出现道路中断的情况。据经济产业省称,南海海沟地震预测波及范围内分布着22个炼油厂,其产油量占全国市场的80%以上,地震超过6级就有可能出现停产。为此,出光兴产等炼油企业计划采用减少油罐容量、设置双重油罐盖等方式提高抗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