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6日下午时分,有卖家爆料:又有一批知名大卖链接变狗,产品处于不可售状态。
Prime Day前夕被封号,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而封号的原因似乎与“售后卡邀评”有关!
华尔街日报近日发布了一篇关于亚马逊卖家“售后卡邀评”的报道,报道里案例表示:
一位买家近期对评价超过9800个某品牌快充很感兴趣,尽管买家觉得评论很可疑,但还是下单了。
但是产品到货后,里面有一张橙色的“邀评卡”,暗示可以半价获得产品。买家只需要订单ID和评论URL即可!
事件曝光后,品牌方表示:“我们想看看人们对它的喜欢程度。公司并没有强迫顾客留下五颗星来领取礼品卡。”
但是,这番表态并没能让官方的认同,亚马逊发言人表示,这样的插入内容违反了平台的政策,平台严厉禁止卖家为评论提供经济奖励。
另外亚马逊全球开店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打造值得信任的顾客评论体验》的公告。
亚马逊表示,其投入了大量资源阻止虚假或奖励性评论出现在商城中。2020 年,亚马逊在顾客看到之前就已经阻止了超过2亿条疑似虚假评论,其中超过99%都是亚马逊主动监测发现并移除的。
对于平台卖家违规获取评论的行为,亚马逊亮出了自己的态度:亚马逊不遗余力地保护我们的商城。无论这些不良行为者业务规模如何、或者身处世界何地,我们都将采取行动阻止虚假评论
我们可以看到信中明确提出两点:
1. 亚马逊会以技术和人工双重手段,主动监测虚假评论行为;监控渠道包括站内和站外两方面;监控维度包括买家账户、卖家账户、产品和品牌多方面;
2. 不管不良行为者规模大小、身处何地,一视同仁;都将采取积极行动阻止虚假评论。
同时,针对封号问题,平台强调,亚马逊不会轻易做出取消销售权限的决定,也努力确保辨识虚假评论时的高准确度。
那么安全获评的渠道还有哪些呢?第一,可以建立自己的店铺粉丝测评圈。不要主动去索取评论。第二,通过自己自建的自养号,所有的东西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相对可控。通过这两次的封号事件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卖家都是由于通过邀请卡或通过社交平台寻找真人主动要求评论,最终导致买家反感,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如此之快,亚马逊迫于舆论压力之下,不得不杀鸡儆猴。
记得当初进入跨境电商行业的第一课,了解亚马逊的时候,就知道其平台理念是用户第一。这也奠定了如今亚马逊为维护用户体验,杀伐果决的行事基础。
现如今,除了用户体验之外,一旦丑闻爆出,亚马逊的股价和市值势必会被影响。尤其是虚假评论这块软肋被触及之后,亚马逊为避免舆论和政客的双向指责,必须将自己整治的决心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来。所以,无论你是超级大卖,还是无名小卒,首先应在产品上多花心思,其次在推广、广告、测评。否则一旦封店,将得不偿失。(来源:Aladdin.跨境电商)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 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来源:Aladdin.跨境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