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您可能还需要

“中国制造”被冒名“澳洲制造”,澳洲华裔更爱当地货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雨果网上个月报道过,有关“澳洲国庆主题商品源于中国,本土企业不满”的新闻。堂堂一个国庆日主题商品都源于各种外国制造,那更别说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商品了,这确实会让当地民众心里不爽。不过尽管澳洲市场充斥着各种“中国制造”,但调查结果却出人意

“中国制造”被冒名“澳洲制造”,澳洲华裔更爱当地货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雨果网上个月报道过,有关“澳洲国庆主题商品源于中国,本土企业不满”的新闻。堂堂一个国庆日主题商品都源于各种外国制造,那更别说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商品了,这确实会让当地民众心里不爽。不过尽管澳洲市场充斥着各种“中国制造”,但调查结果却出人意料,近八成的澳洲人青睐本土货,甚至连澳洲华裔也“有心偏袒”。

雨果网从《澳洲新快网》2月27日的报道中获悉,近日一些澳洲的消费者发现,有些“舶来品”的外包装盒上竟然贴着“澳洲生产”或“澳洲制造”的标签。不过,澳洲消费者究竟是更钟情于购买本土产品,还是希望能够买到放心如意的进口商品?

据一项由Roy Morgan展开的调查报告发现,年龄在14岁以上的澳洲人当中,高达88.5%的人士更倾向于购买澳洲本土生产或制造的产品。然而,对于澳洲的亚裔人群来说,倾向于购买中国产品的人数比例也仅占约四成。

“澳洲制造”实为中国货

有报道称,柏斯莫利(Morley)地区一家商店被指所销售的某件产品明明是中国制造,但在外包装盒上却标为澳洲制造,而且在消费者投诉之后仍未改正一事,西澳消费者保护处(Consumer Protection WA)目前展开了调查。

据当地媒体报道,蜡烛香薰产品销售店Dusk销售的产品去年9月引起了一位消费者的注意,因为在产品的包装盒上有“澳洲制造”的字样,但是在产品本身上却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

发现产地标识不统一的是当地媒体《东区报道》(Eastern Reporter)的编辑瓦伦蒂(Karen Valenti),她获得了退款以及道歉,Dusk方面看似对此事严肃以对,不但表示了羞愧而且还向这位消费者保证这一问题将得到整改。

据称,在瓦伦蒂去年9月投诉此事后,Dusk的总经理里德尔(Travis Liddle)曾表态称已经向所有的分店发出了相关的通知,她还声称:“不幸的是,我们的一家店没有遵循指示,未能正确进行包装,这令人失望。(店方)又向所有的96家店重新发了通知,以确保这一调整得到了正确执行,而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展示出错误的包装。”

不料在10月19日,上次瓦伦蒂重回发现问题的那家店,却发现那种中国制造的台灯仍旧装在标有“澳洲制造”的纸盒子里,以29.95元的价格销售,于是她再次向Dusk投诉了此事。

Dusk的客服经理普拉提蒂斯(Katherine Prastidis)就此回应称,她对莫利这家分店的职员没有整改问题感到失望,并称“针对这一问题已经正式向店面经理以及莫利店的工作团队提出,而且也向所有的分店重发了通知。”

普拉提蒂斯表示:“我们也同意,此事令人无法接受。我们对大部分的香薰蜡烛都在柏斯制造感到自豪,但是我们没有在澳洲生产装饰类商品,而是和海外的供货商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她还强调Dusk绝对无意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在瓦伦蒂第二次发现产品标签不实的问题之后,西澳消费者保护处也已经得悉了此事。该部门的发言人表示,作为相关调查的一部分,消费者保护处零售、建筑及服务科的官员10月22日前往位于莫利的Dusk,并且买了一盏消费者所描述的台灯。这盏灯有“中国制造”的标签,但在盒子上却贴着“澳洲制造”的标签,我们将继续对此事进行调查。

另外,据澳洲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ACCC)公布的报告显示,澳洲一间UGG雪地靴的制造商遭到了调查,其原因是该产品的标签上显示“澳洲制造”,然而实际上,他们的产地均位于中国。ACCC担忧,该名商家的做法可能会对一些希望购买澳洲本土制造产品的人士造成困扰。

逾八成消费者认为需了解商品产地

据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Choice对逾700名消费者就澳洲超市售卖商品的“原产地标签”的认识展开了调查。在这些受访者当中,仅有12%能够明确辨识出“澳洲生产”的含义,仅有3%的受访者了解“使用澳洲本地以及进口原料在澳洲进行生产”标识的意思。

尽管只有少数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了解“澳洲生产”标签的意思,但是仍有85%的受访者表示,让消费者了解商品是否在澳洲生产的事宜非常重要。

虽然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在允许的情况之下,他们就会购买澳洲制造的商品。但是,仍然有62%的人士指出,他们会购买澳洲商品,不过他们会将食品类型以及价格等因素纳入考虑范畴。

澳洲制造VS 中国制造

Roy Morgan的调查人员曾提问受访者有关“购买服饰、食物、电子产品、机动车辆、体育用品和葡萄酒时,是否会更愿意购买澳洲制造的产品?”的问题,之后研究人员还问及了有关中国产品的类似问题。

研究调查结果显示,87.4%的受访者更喜欢购买澳洲生产的食品,同时,75.2%认可澳洲制造的衣物。但是在澳洲本土制造的汽车受欢迎的程度并不乐观,仅有55.5%的人表示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澳洲制造的汽车。然而,相比之下,在亚裔群体中,这一比例仅占到了约36.6%。

另一方面,调查显示,32.3%的澳洲人倾向于购买中国制造的服饰,然而,喜爱中国葡萄酒的澳洲人则仅有2.9%。虽然亚裔群体选择中国产品的比例高于普通澳洲人,但如果要在澳洲制造和中国制造之间做选择的话,更多的人仍是会选择澳洲。

华人也更愿意买澳洲货

据ABC中文广播电台报道,澳洲某网站生活版块版主王先生认为,澳洲华人现在也都非常注重品牌和产品的质量。他们宁愿购买价格比较贵的,安全可靠的澳洲产品,也不会去买价钱便宜的中国产品。

他认为,有的中国制造产品的品质也是不错的,但是由于澳洲的市场小,这些中国大公司不愿来澳洲开展营销,而澳洲华人从中国进口中国制造的商品时又都选择价钱便宜的。这些价格便宜,但质量较差的产品,时间一长就会在人们的心理上留下了中国制造的产品价廉质低的影响。

雨果网了解到,有评论指出,“中国制造”的恶名是市场需求的牺牲品——有需求就有供应。“中国制造”的商品是根据终端消费者的需求而生。但无可否认,“中国制造”已经在世界消费者的眼里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即质量差,短时间内,我们都无法看到中国商品能摆脱如此臭名。由于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产品普遍持负面评价,他们把这些负面感知延伸到中国的自主品牌上。消费者一旦发现产品存在瑕疵或问题,就会很容易这种体验归结“中国制造”上,形成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效应。除去这种“刻板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自主品牌的内部因素也是它们无法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较大知名度的主要原因。(编辑:何志勇)

【欢迎关注雨果网官方微信号:cifnews】

相关标签: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收藏

--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