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独立站
独立站实战训练营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独立站近期活动
雨课
亚马逊官方讲堂
雨课官网
企业内训
亚马逊卖家孵化营近期活动
更多场次
卖家社群
跨境同行交流平台
查看更多
亚马逊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TikTok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独立站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Ozon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Shopee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沃尔玛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本地跨境资源
查看更多
深圳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广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杭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宁波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福建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成都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精品系列活动
查看更多
平台招商活动
平台活动综合社群,get主流平台活动方向>
运营增长活动
多城巡回式分享交流,直连官方解决疑难>
品类系列活动
选品、爆品交流分享,还能参加探厂计划直链源头>
亚马逊系列活动
亚马逊平台动向直击,入门进阶一手扶持>
独立站系列活动
独立站长期布局策略,全面解析新增长路径>
美客多系列活动
多场次、多品类,市场解读&美客多平台政策>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雨果X产业带系列
查看更多
时尚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服装内睡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大件家居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美妆个护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家电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其他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跨境热点:亚马逊扫号风暴再升级!卖家如何绝地求生?

这段时间,亚马逊圈子里几乎每隔几天就会传出封号的消息,卖家群一夜之间变成了“情绪高压区”:有人彻底清零,有人惊险过关,还有人在焦虑中等通知。

这段时间,亚马逊圈子里几乎每隔几天就会传出封号的消息卖家群一夜之间变成了“情绪高压区”:有人彻底清零,有人惊险过关,还有人在焦虑中等通知。尤其是今年Prime Day 前后,一场前所未有的“扫号风暴”正在全球席卷,来势汹汹,毫无预警。

店铺一夜归零,连申诉机会都不给?

这次被波及的卖家普遍反映出一个特点:速度太快,反应不及。很多人是刚发现销量不对劲,后台就已经无法登录了。有的甚至还在做广告、备货,结果系统直接弹出验证通知,说是涉嫌违规,要求提供视频身份验证。

不通过就直接封店,连缓冲时间都不给。更棘手的是,部分账号被冻结后,连账户内资金都被锁死。

而这次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协议3”,也让大家开始警惕账号身份、注册资料、操作习惯等方面的合规风险。

地址成“雷区”,欧洲站重灾区

如果你还以为扫号只是美国站的事,那恐怕已经落伍了。这波风暴直接扩展到了欧洲站,很多德国、英国站的卖家莫名中枪,而罪魁祸首竟然是地址问题。尤其是体检报告中出现了一个词——“mufus”。

这个看上去像乱码的单词,其实背后隐藏着亚马逊对“地址重合”的高敏感度。如果你和其他账号使用了相同的退货地址、海外仓地址,哪怕你们之间完全没有关系,也有可能被系统认定为关联,从而中招。尤其是用了未经授权的美国住宅地址或商业地址,平台就很有可能会认为你是在“规避平台政策”。

之前不少卖家习惯把多个店铺地址统一管理,方便操作。现在看来,这种便利换来的可能是灾难。亚马逊越来越强调账户背后的“物理真实存在”,哪怕你产品合规、运营正常,只要地址出现问题,就极有可能被列为高风险账号。

英国NCA出手,扫号背后另有推手?

扫号潮背后其实也不只是亚马逊在缩紧政策,而是多方合力加强跨境监管的大背景之一。前不久英国国家犯罪调查局(NCA)就发布了一个重磅报告,公开点名了上万个“壳公司”存在注册异常、账户异常、资金走向异常等问题。

这些公司不少通过代理机构注册,背后和部分跨境电商业务有关。亚马逊作为一个合规意识极强的平台,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尤其是在欧洲站,如果你注册公司、税号、银行账户不透明,又和这些高风险地址沾边,被波及的概率是相当高的。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合规背景排查”还会持续,甚至可能变得更加严格。

风控逻辑彻底转变,运营方式必须升级

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出,亚马逊的风控已经从“平台规则”进入了“底层逻辑”层面。以前你只要不刷单、不侵权、不违规,一般问题不大但现在不是了。

他们开始注重“你是谁”、“你在哪儿”、“你卖的东西靠不靠谱”三个维度。一方面查注册信息、地址合规性;另一方面查商品生命周期、品牌授权、供应链是否清晰。

这意味着,你不能再只做“搬运工”,你得像做品牌那样,严肃地对待你的身份、货源、运营逻辑。

避免平台依赖成为经营风险

很多人问,这种风控是不是“赶尽杀绝”?其实不是。平台也是要赚钱的,它只是想让生态更稳定、更可信。但你必须承认,作为卖家,如果你100%依赖某一个平台,那你的风险就会被放大

这时候,“掌握主动权”就显得格外重要。主动权体现在哪?不是你能不能随意发广告、调价格,而是你有没有“自己的客户”、有没有“自己的数据”、有没有一个可以长久经营的“品牌容器”。

有经验的人已经在行动:保留亚马逊的渠道地位,但同步启动独立站战略。他们会把亚马逊当成流量和转化渠道,把独立站当成品牌和资产沉淀地。比如,用户在平台完成首单后,通过包装、邮件、优惠券等方式引导到自己的独立站做后续复购。这样就算哪天店铺被封,客户还在、资产还在,不至于一夜归零。

更重要的是,在独立站上你可以自己讲品牌故事、搭建会员体系、做精准再营销。这些事在平台上根本没法做。就像很多人说的:在平台上你运营的是店铺,在独立站上你经营的是品牌。

卖家如何绝地求生?从被动合规到主动防御

面对这样的环境,卖家不可能再坐等平台发通知了,必须转为主动。

第一步,是系统性体检检查自己的账号、地址、注册公司有没有漏洞;退货地址、海外仓是不是共享的;公司是否跟高风险区域、高频地址有交集。

第二步,是供应链透明化不管你是代理、经销还是清库存,一定要有发票、有授权、有证明链路。不要再赌平台“不查”,现在它不仅查,而且查得还挺深。

第三步,是流量结构调整不再单点依赖平台广告,而是逐步布局社媒内容引流、KOC合作、邮件营销、内容站SEO等方式。这样做虽然慢,但一旦跑通,成本更低、粘性更强。

最后,别只盯着当下的订单,要开始筹划你的“第二增长曲线”。那些还没有建独立站的,可以从轻量的方式开始,比如先开一个展示型官网,整合社媒账号和现有客户资源;已经有独立站的,别放着不用,要开始投放、联动、收集数据,激活它的品牌效应。

风暴还没结束,但方向已经很明确:要么合规,要么出局;要么拥有客户,要么被平台操控。绝地求生的机会,不是等待平台放水,而是提前布局一条自己的退路。

(来源:独立站老马)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独立站老马
曝光
19.6w
粉丝
--
内容
720
向TA提问

收藏

--

--

分享
独立站老马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