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霞光社
作者|唐飞
编辑|刘景丰
半年报,往往是窥探上市企业乃至行业下半年命运的晴雨表。
2025年伊始,特朗普重回白宫的高调景象还犹在眼前,谁也没料到,一些跨境企业的命运在彼时已经埋好了伏笔。
近日,随着各大跨境电商上市企业的财报陆续公布,一股不寒而栗的景象开始浮现:有着“新三板跨境第一股”的择尚科技营收归零,去年还创下6.5亿美元营收的晨北科技今年却黯然退市,甚至过去曾风光一时的有棵树如今已命悬一线……
这一切与全球贸易政策的波动,导致的全球供应链越发脆弱、物流成本抬升脱不开干系。3月4日起,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叠加4月实施的 "对等关税" 后,中国商品综合税率达到54%,部分商品在4月10日进一步提升至104%。8月7日生效的最新政策更是将69个国家或地区纳入关税调整范围,税率区间扩大至10% - 41%。
这种关税政策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精准打击与定向豁免并存,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高科技产品通过9903.01.32税号申报可获得豁免,而服装、家居等传统品类则全面承压;二是税率叠加效应显著,基础关税、对等关税、惩罚性关税形成 "税收金字塔",中国卖家平均承担3 - 4层税率;三是政策波动性增强,从2025年初至今已历经7次调整,单次政策窗口期最短仅5天,需要企业做出更快速的反应。
政策的调整带来的成本压力当然是致命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跨境企业自身的“免疫力”在过去几年已严重退化,最终在寒风中一吹便倒。它们的落幕,给眼下的跨境电商企业,带来哪些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近日,择尚科技发布财报显示,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均为零,主营跨境电商业务完全停摆,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正面临退市风险。
资料显示,择尚科技成立于2009年,并在2015年就挂牌新三板上市,是“新三板跨境第一股”。公司旗下的CHOIES品牌曾以独特的时尚风格和10-40美元的极致性价比,成功打入北美、欧洲、中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旗舰站点CHOIES.com是主打快时尚的品牌独立站,与环球易购旗下的Zaful齐名。
由于择尚科技基于国内柔性供应链并且曾着重打造自建独立站CHOIES的发展方式与SHEIN颇为相似,二者在过去几年常被业内互相比较,一度被称为“华东版SHEIN”。
图注:CHOIES官网
然而好景不长,自2017年起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平台政策收紧,CHOIES在产品创新和供应链响应速度上逐渐落后,未能建立起品牌护城河,增长势头逐渐放缓。
也是自2017年开始,择尚科技开始陷入亏损,当年亏损达到了400万元。此后的2018年-2022年期间,除2019年盈利外,其余年份都是亏损状态,分别亏损1826万元、731万元、310万元和1031万元。
而在这期间,公司销售费用越来越高,2020年销售费用高达2.0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达67.98%。按照这个比例,相当于卖货每收入10块钱,就要花7块钱在营销上,严重侵蚀了利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买量成本”越来越高,但是转化率却越来越低。数据报告显示,当前主流电商平台流量成本相比2023年上涨了47%,但是线上整体转化率却下降了0.6个百分点。
2023年9月,股权转让、实控人变更等因素更是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频繁的战略调整和管理层变动,导致公司业务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最终使得团队士气和执行力大幅下滑——员工大量流失,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仅有2名员工在职。
择尚科技持续亏损、最终不支倒下,既是受到大环境冲击,也有自身战略失误。
根据其各年的财报内容来看,外部影响因素包括,跨境电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多种生产要素成本也随之增加,挤压利润;流量成本水涨船高,转化率持续下降;以及面临的关税波动问题等。
一位服装类跨境卖家告诉霞光社,服装出口美国的关税如果在30%的基础上再增加24%的话,会直接导致毛利率从35%降至18%,迫使企业要么承受利润缩水,要么将价格提高20%以上,但这将导致在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面前丧失竞争力。
同时,物流与资金链压力呈几何级增长。“采用传统直邮模式的卖家,不仅要承担关税上涨带来成本,还要承担物流周期拉长带来的成本。以前清关时间平均是3天,现在已经延长至7-14天,查验率从5%上升至23%。”上述卖家透露。
而内部影响的因素则是择尚科技自身经营策略问题、投资重心错误以及盲目迷信买量策略等。
如今,择尚科技已经宣布全面转型,主营业务逐渐从服装经营贸易、计算机软硬件、电子产品技术开发转向新能源行业(主要为氢装备产业链提供核心零部件加工制造),离开了曾经带来高光的跨境电商赛道。
择尚科技不是个例。
2025年5月7日,晨北科技正式从港股退市,股票交易终止。这家主营小家电跨境电商的企业,从上市到退市仅仅经历了三年时间,创下了跨境电商企业在港股的最“短命”纪录。
对于退市,晨北科技仍有些许无奈。“2025伊始,我们就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关税壁垒加剧。……变化的市场环境,加征的关税,对我们来说固然是压力,但同时何尝不是竞争的壁垒,区别在于是否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公司在2024年报中直言。
公开资料显示,晨北科技创立于2011年,专注于智能家居设备和智能小型家用电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主要面向北美、欧洲、亚洲等全球市场。公司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包括家具环境品牌Levoit、厨房电器品牌Cosori、健康智能设备品牌Etekcity和宠物智能设备Pawsync。
财报显示,2024年晨北科技营业收入为6.5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93亿美元,同比增长20.1%。
亮眼的增速背后,实则暗藏隐忧。过去几年晨北科技的净利润数据波动明显。这种不稳定的表现,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导致晨北科技市盈率长期低于10倍,甚至出现交易量为零的情况。
此外,分析晨北科技的业绩结构可以发现,其高度依赖北美市场。2024年北美贡献营收高达4.80亿美元,占总营收的73.6%。随着特朗普政府高额关税政策施行,出海美国成为悬在晨北科技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图源:晨北科技2024年年报
2025年5月,美国终止小额豁免T86政策,尽管之后中美宣布降低部分关税,但政策的波动和反复仍让跨境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以厨电品牌Cosori例,其在北美市场销售额占比超60%,若遭遇关税加征,利润率或将被压缩5 - 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全球不同地区的合规要求也是晨北科技退市考量的问题之一。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对数据本地化提出要求,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对用户数据保护规定严格,企业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以满足合规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晨北科技退市后,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有所降低,公司也可更灵活布局海外市场,以应对关税、合规、专利等政策风险。
有棵树的故事更加令人扼腕。这家创立于2008年的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借壳天泽信息登陆A股市场,市值一度突破100亿元,成为行业翘楚。
最辉煌时,有棵树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SKU数量超过100万个,仅在亚马逊平台上就有超过900个店铺,年营收最高达到50亿元。
但这种“倒买倒卖”的野蛮生长,在2021年亚马逊“封号潮”中遭到致命打击,当时有棵树旗下284个店铺关闭。受此事件影响,有棵树超1亿元店铺资金也被冻结。有棵树在回复深交所问询时坦言“公司整体资金状况日益恶化,品牌化转型严重受阻,目前尚未形成标志性跨境品牌”。
也正是那一年,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50.27亿断崖式下跌至17.64亿,进入了“跌跌不休”的怪圈。2020年至2023年四年间,累计亏损高达44亿元。
图注:有棵树官网
除了“封号”事件,有棵树自身经营模式也加速了亏损。
“广撒网多捞鱼”的铺货模式是有棵树崛起的法宝,但也埋下了巨大隐患。随着库存规模的不断扩大,有棵树的资金周转效率持续下降。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库存周转天数高达151天以上,远高于行业健康水平(通常为30-60天)。这意味着公司的资金大部分被压在库存上,一旦销售不畅,立即会引发现金流危机。而且对于主营服饰类目的有棵树来说,消费者偏好变化多维,长达5个月的库存周期等于这个季度了还在卖上个季度的产品,可想而知销售端的压力有多大。
讽刺的是,当企业经营深陷泥潭时,有棵树公司的三位创始人持股从100%减至1.23%,精准套现21亿元离场。留下的是虚构收入疑云(96.64%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资金占用黑洞(两任实控人占用超9500万),以及一具被掏空的躯壳。
最终2024年2月,有棵树的债权人向法院提起了破产重整申请,而一场股权“罗生门”,也由此开始。
今年5月8日,*ST有树发布的公告中出现戏剧性一幕:新晋第一大股东提议董事会进行提前换届,却遭到7名现任董事集体反对。
一个月后的6月20日,股东内斗战火将延烧至年度股东大会。大股东王维阵营联合多个持股3%以上股东提交临时提案:提前选举第七届董事会,提名王维系7名候选人全面接管;罢免董事长肖四清系全部7名董事,直指其“未勤勉尽责”。
外有压力,内有“宫斗”,有棵树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封号潮”,直接暴露出铺货模式的致命弊端——难以积累忠实用户,受平台制约太深。外面一点风吹草动,公司几乎散了架。
晨北科技、择尚科技、有棵树接连退市之外,还有更多跨境企业在这两年遭遇波折。
更早前,Newegg母公司联络互动正式停牌退市;跨境家居大卖宝信环球也从新三板退市;亚马逊大卖沐家家居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亏损后,终止了股票挂牌;华鼎股份7亿元剥离旗下跨境业务通拓科技,要知道当时收购的价格可是高达29亿元。
除了已经上市的,部分筹备上市的跨境电商企业也纷纷撤回申请。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厦门东昂科技、威邦运动科技、睿联技术、景创科技和品胜科技和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纷纷终止了IPO或收购计划。
这些跨境电商龙头的沦陷,标志着跨境电商粗放增长时代的终结,也标志着精细化时代自2025年开始。
大环境变化是行业洗牌的加速器,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平台政策的收紧、流量成本的上升,这些外部因素共同构成了跨境电商行业的“风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外部变化淘汰的往往是本身存在缺陷的企业,真正健康的企业能够在风暴中存活下来。
从文中的三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自身战略失误是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些企业的失败都存在明显的战略失误:晨北科技依赖单一市场、择尚科技过渡迷信买量、有棵树合规管理混乱,这些问题在企业顺境时被增长可能被掩盖,一旦环境变化就会暴露无遗。
这场退市潮留下的不仅是企业的“墓碑”,更是行业走向成熟的里程碑。对于跨境电商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野蛮生长者退出舞台,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资料:
[1]《2025上半年跨境电商行业报告》,AMZ123
[2]《2024 年全球跨境电商消费者调查报告》,International Post Corporation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网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