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马逊近期在欧洲多国站点(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收紧了电子产品类目正品管控,平台已向部分卖家发出通知,要求在9月17日前提交供应链证明文件,以确保所售商品的来源真实可靠,逾期未提交或未通过审核的卖家,将面临商品下架、无法新增商品的风险。
文件提交要求如下:
1.发票开具时间:需在180美元。
2.发票商品数量:每张发票至少要覆盖100件商品。
3.发票核心:发票上除价格外不得有任何涂改。
4.供应商信息:必须提供供应商完整的公司信息及联系方式。
5.文件格式:仅限PDF、JPG、PNG或GIF格式。
在预定日期之前,现有库存可继续正常销售,但若未能及时提交合规资料,相关商品将被强制下架,库存则可能被退回、退货或转让。
此次管控品牌重点针对电子产品、大牌商品、及亚马逊认定为高风险、易涉假冒的类别目,范围覆盖多个欧洲站点。
亚马逊对电子产品的管控愈来愈严,在双方,就发布公告,自7月28日起,有自产商品(FBM)商品信息时,必须填写电池安全合规表。该表格规定了关于收集电池的化学成分、是否包含电池等信息,以买家安全为准。卖家需从商品相关标签或包装上获取电池信息,不准确的回答可能导致商品列表被破坏。
除了针对电子产品的一系列举措,亚马逊在针对其他合规监管方面同样动作不断:
1.玩具产品强制直接验证
自2025年9月3日起,美国、加拿大站销售的儿童玩具需通过亚马逊指定的检测、检验和认证(TIC)机构进行年度验证。卖家需选择亚马逊认可的TIC服务商,由其直接向平台提交合规结果。验证通过的产品可正常销售,未通过或未启动验证的Listing将被移除。
2.欧盟电池法生效
2025年8月18日起,欧盟电池法正式生效,德国、瑞典、波兰、荷兰、爱尔兰、比利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九大站点均受其影响。若含电池商品未提供有效注册号,从8月18日开始,将面临下架早风险,甚至可能影响亚马逊泛欧物流权限。
3.打击赃物销售
2025年6月30日起,亚马逊实施专项合规政策,旨在打击平台上的赃物销售行为。卖家需提供合法、可补充的商品来源证明,提交文件清单包括365份发票、供应商资质文件、物流提单、品牌授权库存文件、采购合同与ERP库存记录。违反政策的卖家,可能面临商品下架、账户暂停、资金冻结、库存仓储等罚款,严重者甚至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4. 强制提交《品牌授权书》(LOA)
亚马逊要求第三方卖家使用品牌商标、专利或版权时,必须提交品牌方签署的正式授权书(LOA),未经品牌直接授权(如从零售渠道采购后转售)的商品将被视为“假冒产品”,导致账户永久终止。LOA需包含五大核心要素:授权方、被方、授权范围且、地理范围授权和授权期限,不接受中间商的间接授权。
可以预见,亚马逊的合规要求越来越严格,背后是平台对买家安全、品牌保护和市场规范的重视。对卖家来说,不合规的代价远比提前准备要高。建议提前合规,做好长期准备!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Yiju谈跨境)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