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年末旺季临近,亚马逊卖家们正在积极备战。然而,FBA入仓环节往往是旺季成功的关键一环。一次入仓延误,可能导致错过重要的销售机会,影响整个旺季布局。
为帮助卖家顺利完成旺季入仓,本文整理了最新的FBA入仓政策更新和关键检查要点。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老卖家,还是首次经历旺季的新手,都建议您按照以下步骤,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确保您的货物能够顺利入仓、及时上架。
2025年亚马逊物流FBA最新入仓政策解读与卖家应对要点:
一、核心政策变化与解读
库存处理规则强制调整(美国/加拿大站)
1.物流捐赠计划强制化:自2025年9月30日起,所有卖家将被自动注册加入FBA捐赠计划,无法退出。滞销、退货及弃置类库存(需符合质量、非危险品等条件)将优先捐赠给慈善机构,卖家仍需承担常规弃置费用(约$0.15/件),但无法通过弃置直接处理库存。
2.批量清货计划默认注册:未设置可售/不可售库存自动处理规则的卖家,系统将默认开启批量清货计划,通过亚马逊指定清货商回收部分成本(净回收价值)。卖家可随时手动退出或调整设置。
3.政策意图:亚马逊旨在减少浪费、延长商品生命周期,同时降低卖家因滞销库存产生的长期存储费。但强制捐赠可能削弱卖家对库存的处置权,需警惕处理不当影响旺季补货节奏。
FBA分仓与费用优化
1.标准尺寸商品分仓模式调整:自2025年2月20日起,取消“部分货件拆分”选项,仅保留“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算法智能分配至多仓库,打包≥5个相同纸箱/托拍可免入库配置费)和“最低货件拆分”(指定区域单仓库,需支付服务费)。
2.大件商品费用降低:大号大件商品入库配置费平均下降$0.58/件,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新品前100件入库可豁免配置费,助力新品推广。
3.政策意图:通过分仓模式优化库存分配网络,鼓励卖家提高发货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包装与商品限制升级
1.尖利商品包装自处理:自2025年4月14日起,亚马逊不再提供尖利商品(如刀具、玻璃制品)预处理服务,卖家需自行使用防破损材料(如硬化塑料、吸塑包装)包装,防止尖角外露,否则商品将被弃置并承担费用。
2.可熔化库存季节性禁运:美国站4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间拒收可熔化库存(如巧克力、软糖),逾期库存将收取处理费,卖家需在此前提交移除订单。
3.政策意图:提升运输安全性,减少因包装不当导致的商品损坏及退货率。
欧洲站合规要求趋严
1.尺寸/重量申报误差管控:自2025年7月起,货件需准确填写商品尺寸(误差≤±3%或±0.5cm)及重量(误差≤±3%或±0.5kg),首次违规警告并要求48小时内修正,二次违规暂停货件接收并收取€3.5/件检测费,多次违规限制创建新货件。
2.托盘与危险品申报强化:木质托盘需符合ISPM 15标准,含电池、液体等危险品需提交UN38.3测试报告、MSDS安全数据表及危险品申报单(DGD),未申报者将面临€50/件罚款。
3.政策意图:提高物流效率与库存管理精准度,降低运营风险。
二、卖家应对要点与实操策略
库存管理优化
1.清理冗余库存:通过Outlet Deal、促销活动或批量清货计划处理滞销商品,避免捐赠计划强制执行后被动处置。
2.动态库存预警:结合“库存水平指标”与“历史供货天数”,设定安全库存阈值(如维持42天供货量),防止库存不足触发低量库存费。
3.多渠道清货:利用站外促销、线下折扣店或B2B平台(如Alibaba.com)回收成本,减少对亚马逊清货计划的依赖。
物流与发货策略调整
1.分仓模式选择:
高销量商品:采用“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打包≥5个相同纸箱/托拍发往多仓库,免收入库配置费。
低销量/多SKU商品:选择“最低货件拆分”,通过海外仓中转补货,降低跨区调拨费用。
2.头程物流合规:使用AGL(亚马逊全球物流)完成报关,避免第三方货代操作失误导致申报差异;选择支持多平台集成的物流系统,实时监控货件状态。
3.尖利/可熔化商品处理:提前更换防破损包装材料,或在4月15日前将可熔化库存切换至FBM模式或提供耐高温证明。
成本管控与风险规避
1.费用监控工具:使用RefundBest等工具自动监控运费差异,每月下载“交易报告”对比历史数据,识别重复收费或误判案例。
2.申诉机制利用:若因亚马逊系统误差导致费用异常,通过后台提交“重量和尺寸重新测量”请求,附实测数据及包装照片,3-5个工作日内可获反馈。
3.保险与税务规划:购买第三方物流保险弥补潜在损失;保留捐赠凭证,咨询税务专业人士是否可用于抵税。
合规与营效率提升
1.数据精准化管理:使用激光测距仪、数字卡钳等高精度设备测量包裹,确保长、宽、高及重量数据与亚马逊系统一致;通过ERP系统与亚马逊API实时同步货件数据,自动拦截异常申报。
2.员工培训与流程优化:定期组织培训,明确亚马逊对“实际测量值”的定义(如包含包装材料),建立双人复核制度,降低人为误差。
3.海外仓布局:将高销量商品存储在离买家更近的运营中心(如通过AWD入仓分销网络),减少跨区调拨产生的入库配置服务费。
三、长期战略建议
·供应链弹性建设:建立“小批量、多批次”备货模式,聚焦高周转率商品;对于不确定销售进度的商品,先发往第三方海外仓作为FBA中转枢纽,避免大量库存积压。
·选品结构优化:精简SKU数量,聚焦核心品类;加强销售预测准确性,避免过度备货导致长期存储费。
·多平台布局:拓展Temu、TikTok Shop等电商平台及独立站渠道,分散经营风险,对冲亚马逊政策压力。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小黄银站外推广)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