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期文章中我们解密了亚马逊营销云(AMC)的核心功能,理清了它的底层逻辑。本期一文将详解普通卖家运用AMC的七大核心应用场景,助力卖家掌握实操方法。
一、AMC入门三步曲:从认识到落地的简易指南
目前AMC已面向第三方广告主开放,如在后台没看到的,可以直接在亚马逊广告后台提交AMC权限申请,完成资质审核与权限配置即可使用。
步骤1:从模板入手,学习基础查询
AMC 里专门设有“Use Cases(用例)”板块,内置了几十个亚马逊官方预设好查询逻辑的模板,不需要自己写复杂的代码,直接挑选使用即可。
以下是一些常见模板的介绍:
广告渠道效果对比模板:该模板主要用于对比SP(Sponsored Products)、SB(Sponsored Brands)、DSP(Demand - Side Platform)等不同广告渠道的“展示→点击→转化”漏斗数据。通过该模板,卖家可以找出效率最高的广告渠道。
例如,某服装卖家使用此模板发现,SB广告的点击转化率为8%,高于SP广告的5%,于是增加了SB广告的预算,最终使整体转化提升了15%。
ASIN创意效果分析模板:此模板用于分析SP和展示广告中,不同ASIN 的创意素材(如主图、文案等)对购买的驱动效果。
比如,某玩具卖家通过该模板发现,含有“儿童玩耍场景”的ASIN创意比白底图创意的转化率高40%,从而在后续统一调整了素材风格,优化了广告效果。
站外引流效果追溯模板:它可以帮助卖家查看站外渠道(如Google Ads、社交媒体等)引流的用户在亚马逊站内的转化情况,进而判断站外投入是否值得。
NTB vs Repeat模板:NTB指的是品牌新客户,Repeat是重复购买客户。该模板主要用于分析品牌新客户和重复购买客户的相关数据。
如不同广告活动针对NTB和Repeat客户的获取成本、购买频率、客单价等指标,帮助卖家了解不同类型客户的价值和行为特点。
多触点分析模板:AMC提供事件级信号,通过该模板,卖家可以了解客户在最终购买前看到的第一个广告、最后一个广告等,清晰掌握客户的购买路径。
例如,某客户通过该模板发现,当购物者同时接触到DSP和SP广告活动时,购买率比单独运行每种广告活动时高4倍。
转化时间模板:使用AMC的此模板,卖家可以计算客户从与广告互动到购买产品所花费的时间,即“转化时间”,可用于优化再营销活动中的回溯窗口。
比如,如果发现50%的购买发生在不到24小时内,而另外50%的客户在1到7天或更长时间后才回来购买,卖家就可以调整DSP活动的回溯窗口,在合适的时间对客户进行再营销,以触发购买。
贴心提示:本文所有数据均为模拟案例,只为方便理解,实际效果因人而异哦
步骤2:结合业务痛点,制定分析计划
围绕核心业务需求明确优先分析方向。例如若存在“预算分配模糊”痛点,可优先规划“新客vs复购”分析;若需优化人群定向,则聚焦“受众创建与效果”分析,避免无目标的泛化操作。
步骤3:落地数据洞察,驱动决策优化
将AMC分析得出的结论转化为具体广告动作。例如通过“地域效果分析”发现高转化区域后,调整该区域的投放预算;或依据“关键词转化数据”,淘汰低效词、强化高价值词投放,实现从“数据洞察”到“业务增长”的闭环。
二、卖家实战:AMC的七大应用场景
场景一:摒弃盲目投放,精准分配预算
1.核心痛点
广告预算分配缺乏数据支撑,难以判断应优先投入新客获取还是老客维护。
2.AMC解决方案
借助AMC的“新客vs复购(NTB vs Repeat)”模板,可清晰拆解不同广告的客户结构:
①识别广告A:虽订单量较高,但订单主要来源于老客复购。
②识别广告B:虽订单总量有限,但所获客户以新客为主。
3.执行策略
①若以新客拓展为目标:增加广告B的预算占比,同步缩减广告A的投放资金。
②若以老客激活为目标:调整预算倾斜方向,重点加大广告A的投入。
4.价值总结
通过该模板,广告预算分配模式从经验驱动的主观判断,转变为数据支撑的精准决策。
场景二、把握运营节奏,动态调整策略
1.核心痛点
广告策略长期固化,缺乏对运营周期的适配性,无法依据业务阶段判断何时应加大投放力度、何时需收紧策略,导致资源错配。
2.AMC解决方案
通过AMC分析全年数据,可挖掘出不同周期的客户行为规律:
①上半年:市场处于新客购买旺季,新客获取需求旺盛。
②下半年:新客增长放缓,老客复购成为业绩核心驱动力。
同时,AMC能提供量化数据支撑,例如明确上半年拉新客的合理出价范围,为投放力度调整提供依据。
3.执行策略
①上半年:将核心预算与精力聚焦于拉新类广告,可适当提高出价以抢占新客流量。
②下半年:调整预算结构,重点投向老客再营销广告,降低新客渠道的无效投放,提升资金利用率。
4.价值总结
借助AMC实现广告策略与运营周期的深度匹配,让策略调整具备季节性与阶段性,摆脱一刀切的固化模式。
场景三:发现爆款组合,推动捆绑销售
1.核心痛点
产品组合销售缺乏数据支撑,无法精准判断哪些产品适合搭配推广,只能依赖主观经验猜测,错失提升客单价的机会。
2.AMC解决方案
通过AMC分析用户的交叉购买行为,可挖掘产品间的关联消费规律,例如:
①购买便携搅拌机的用户,在3天内大概率会复购冰杯或替换刀片。
②购买电动打磨机的用户,在7天内常伴随砂纸的购买行为。
这些数据直接明确了高关联度的产品组合方向。
3.执行策略
①在商品详情页和旗舰店设置组合产品的关联推荐内循环,如A+、商品集等位置,引导用户追加购买。
②针对高关联产品创建组合套餐(Bundle),如“搅拌机+冰杯+刀片”套装,简化用户决策流程。
③在广告文案中突出关联消费信息,例如“购买此产品的顾客,常搭配XX配件选购”,强化消费引导。
4.价值总结
AMC通过数据挖掘锁定产品最佳搭配,帮助卖家从被动等待用户购买,转向主动引导组合消费,有效提升客单价与整体销售额。
场景四:锁定高价值“订阅用户”
1.核心痛点
知晓“订购省”用户具备高价值,但缺乏精准运营方向,无法有效服务该群体,也难以提前识别并预防用户流失,导致高价值客户资源浪费。
2.AMC解决方案
通过AMC可深度拆解订阅用户相关数据,明确关键运营方向:
①识别最易被用户订阅的产品品类,聚焦核心订阅商品;
②定位订阅行为最稳定的用户群体,锁定高价值客群;
③预判存在流失风险的用户(如完成首单后未续订的用户),提前介入干预。
3.执行策略
以数据洞察为依据制定针对性动作。例如,若AMC数据显示“订单金额超40美金的用户长期订阅意愿更高,而20美金以下小额订单用户易流失”,可采取:
针对已下单大额商品但未开通订阅的用户,投放专属再营销广告,并附加额外优惠,引导其转化为“订购省”用户。
4.价值总结
AMC帮助卖家精准定位高潜力订阅用户群体,让运营资源集中投向核心客群,实现从“泛化维护”到“精准转化与留存”的升级,最大化订阅用户价值。
场景五:精准地域投放,告别无差别投放
1.核心痛点
广告在全美范围内采取无差别投放策略,无法精准识别高转化价值区域与低效区域,导致部分区域预算浪费,核心潜力区域的投放资源未能充分倾斜。
2.AMC解决方案
结合AI工具分析AMC地理数据,可实现地域维度的深度洞察:
①明确消费者核心分布范围,精准定位高浓度客群所在的州、邮编等地理单元;
②拆解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广告行为差异,例如部分区域消费者触达广告后直接完成转化,部分区域消费者则倾向于跳转查看竞品。
附AI工具操作流程:
1.点击界面右上角的“Get help with AMC”,向AI清晰描述具体需求
2.系统会自动生成对应的SQL代码用户将生成的代码复制至查询界面
3.若运行过程中出现报错,只需将错误信息反馈给AI,其会自动完成代码修正
4.修正后的代码点击“Run”执行后,最终结果可在“Projects”页面查看
3.执行策略
① 精简低效投放:削减“仅产生曝光无转化”区域的广告预算,减少资源内耗;
②聚焦高价值区域:在转化效率高的核心区域加大广告投入,强化流量获取与转化效果;
③潜力区域培育:针对品牌认知度低但消费潜力大的区域,搭配社交媒体推广,辅助完成新客拉新与品牌初期渗透。
4.价值总结
AMC推动地域投放从无差别覆盖升级为精准聚焦,让广告预算精准触达高价值目标区域,显著降低无效投放占比,提升整体广告资源的利用效率。
场景六:赋能普通广告(Sponsored Ads),实现小预算下的深度数据洞察
1.核心痛点
普遍认为AMC是大品牌投放DSP广告的专属工具,仅使用SP/SB/SD等普通广告的中小卖家,常觉得AMC与自身无关,难以借助其提升投放效果。
2.AMC具体作用
普通广告(SP+SB+SD)×AMC实操步骤简表
3.价值总结
借助AMC,中小卖家仅用普通广告的预算,就能获取以往只有大品牌才能接触到的深度数据视野,让小预算投放也能实现精准高效。
场景七:玩转受众功能,精准圈定目标人群
1.核心痛点
有针对特定人群投放广告的需求,但缺乏清晰的人群圈选方法与工具,无法实现定向触达,只能维持泛人群投放模式。
2.AMC解决方案
AMC支持创建两类精准受众,满足不同定向需求,且明确了人群规模门槛:
①规则受众:可根据自定义条件圈选人群,例如“过去30天内浏览产品A但未下单的用户 ”,需满足人群规模至少2500人。
②相似受众:以“种子人群”(如品牌老客户)为基础,由亚马逊算法匹配出更多特征相似的潜在新客,需满足种子人群规模至少500人。
3.执行策略
AMC高价值受众运营五步法:从分析到投放落地
步骤一:数据洞察,定位高价值用户群体
在AMC平台内开展数据分析,精准识别高价值用户群体。
步骤二:数据存储,定义专属数据集
将AMC中识别出的高价值用户群体,保存为专属“亚马逊数据集”,并进行规范化命名,如命名为“High_Value_Repeat_Buyers”,便于后续调用与管理。
步骤三:受众创建,生成定向人群包
进入亚马逊广告控制台的“创建受众”功能模块,选择“规则受众”类型。在数据源选项中,关联并选择已保存的“High_Value_Repeat_Buyers”数据集,为该受众设置清晰标识,如命名为“黄金客户”人群包。
步骤四:精准投放,触达核心用户
在DSP(需求方平台)或SD( Sponsored Display,展示型推广)广告活动的设置环节,选择“受众定向”投放模式。直接勾选已创建的“黄金客户”受众包,针对该群体推送新品信息、会员专属优惠或高客单价商品,提升转化效率。
步骤五:人群扩展,挖掘潜在客户
以“黄金客户”受众包为基础“种子人群”,在广告控制台中创建“相似受众”。借助亚马逊算法匹配出与种子人群特征高度相似的潜在新客,进一步扩大高价值用户覆盖范围,实现用户规模与业绩的双重增长。
4.价值总结
借助AMC的受众功能,广告投放泛人群覆盖,升级为定向触达,大幅提升人群匹配度与广告转化效率。
三、卖家使用AMC的三大常见误区及正确应对策略
误区一:重视数据洞察,过度最求数据完整
不少卖家仅停留在查看AMC分析报告的层面,没有把数据得出的结论转化为实际的运营动作,使得数据本身的价值无法落地,广告优化工作也因此停滞不前。
应对方法:建立固定的“洞察-行动”复盘机制,结合AMC的数据结论制定具体的优化措施。
误区二:只关注短期广告回报率,忽视长期客户价值
部分卖家过度依赖短期ROAS来判断广告效果,对品牌建设类广告缺乏足够的耐心,最终导致长期客户积累不足,影响业务持续增长。
应对方法:把短期ROAS与长期客户价值结合起来评估广告效果。为品牌建设类广告预留合理的预算与测试时间,做好长期用户资产的积累。
结语
在亚马逊广告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依赖经验与主观判断的传统运营模式已难以为继,数据驱动成为破局关键。而AMC所提供的深度数据洞察,正逐渐成为区分专业卖家与普通卖家的核心分水岭。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卖家精准识别无效投放、削减广告浪费,更能挖掘出隐藏的业务增长机会——无论是高价值用户的定向运营,还是广告策略的动态优化,皆可通过数据找到最优路径。
建议从现在起,逐步将AMC深度融入广告优化体系,让数据驱动成为日常运营的底层逻辑,最终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中实现持续增长。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跨境小波儿)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