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用不对,品牌保护难起效果。重新认识手里的品牌保护工具,在大促来临前发挥出更好的保护效果吧!

答:运营多站点却仅有一地商标,无法跨站点使用举报违规行为 (Report a Violation)工具处理侵权问题,但可使用亚马逊主动品牌保护工具Transparency透明计划实现“1站开通,多站保护”!

· 举报违规行为 (Report a Violation)
由于商标具有地域性,在哪个国家/地区用举报违规行为 (Report a Violation)工具发起举报,需要有该国家/地区的有效商标。比如举报在德国站发生的侵权行为,则需要有德国或欧盟的有效商标。建议尽快申请当地商标,才能在销售国享有当地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 Transparency透明计划
对于多站点布局的卖家而言,选择亚马逊主动保护工具Transparency透明计划更便捷!卖家在任一亚马逊站点完成品牌注册并获得R标后加入Transparency透明计划,可同步开启10大站点保护(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每件受保护的商品都会获得独一无二的专属代码,在Listing创建、亚马逊物流入仓、自配送商品发货、买家收货多个环节接受验真检查,杜绝假货跟卖。

答:标签外泄是主要原因!运营漏洞可能导致虽然已开启Transparency透明计划仍会被假货跟卖。关键在于提供正确、有效的Transparency透明计划代码!

· 运营人员或贴标人员变动或恶意行为,导致标签的违规下载及外泄
· 检查Transparency透明计划后台,是否曾授权过其它经销商直接下载标签的权限
· 在品牌注册后台查看,是否在当前品牌下添加过其他权利所有者
· Transparency透明计划标签漏贴、损毁,耽误保护开启
建议卖家朋友们及时复盘、尽快排查以上漏洞,加强账户权限管理并建立Transparency透明计划代码及标签管理标准流程,高效开启保护。

答:不是所有的跟卖都是侵权行为!只要跟卖的商品为品牌正品,不管该商品来自哪个渠道都不属于侵犯品牌的知识产权。因此针对不同情况需要明确行动入口,否则持续提交不准确或虚假的通知,可能会导致提交权限被撤销!

对于假货和非假货的跟卖行为,卖家可通过不同入口进行提交:
· 若跟卖的商品不是假货:前往亚马逊卖家平台 -> 绩效 -> 账户状况,点击【举报滥用亚马逊政策的行为】

· 若跟卖的商品确认是假货:使用举报违规行为 (RaV)工具进行举报
进行测试购买(Test Buy)即购买该跟卖产品,测试购买订单中所购买的店铺需与被举报店铺一致
记录该次Test Buy的订单编号并务必在举报流程中提供
测试购买订单送达后,收货检查并确定商品为假货再提交举报
在“请提供更多信息以帮助我们了解您的问题”处,请勿将举报理由简单写为“我没有授权该卖家销售我的产品”,而应描述该跟卖产品为假货
进行举报时,使用英文填写



对于已加入Transparency透明计划的卖家,大促正式开启前正是“优化转化链路”的关键期!通过官网、社交媒体、落地页联动,把“正品防护”转化为提升“品牌信任”的方式,既能提前拦差评,又能沉淀私域拉复购,一举多得。具体做法如下:

加入Transparency透明计划的卖家可以在商品包装内放置包含店铺信息的小卡片,展示品牌官网、邮箱、社媒账号等信息。您可利用这段时间装饰官网、社媒等入口,多渠道传递品牌理念、树立品牌形象,利于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


在卡片背面,可引导买家扫码验真并跳转品牌落地页,利用此页面您可以:
· 发布产品使用、商品支持等信息,优化买家售后服务体验
· 发布促销信息,利于复购并带动关联产品销售
让买家一键留评,高效累积真实反馈
· 吸引买家关注您的亚马逊品牌旗舰店,利于一次性将消费者转化为品牌粉丝

构筑品牌“护城河”并非一蹴而就,关键在于及时识别风险、正确用好品牌保护工具,才能在关键时刻集中运营火力,实现旺季爆单!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亚马逊全球开店 微信公众号:AmazonGS)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