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有机成为痛点,时尚企业的转型之路何在?

大病初愈,又再添新仇,一团棉花引发时尚产业的“血案”

有机成为痛点,时尚企业的转型之路何在?

2015年9月15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正式公布对大众汽车排放测试作弊的调查结果,这起丑闻使大众汽车公司的股票暴跌,当下的时尚产业正在“望其项背”,不过,如果德国汽车制造商欺骗的是检测机构(以扩张市场份额),时尚产业则是用可持续性发展的骗局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支付溢价。使用有机棉作为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承诺,隐藏着整个行业都心知肚明的阴谋。

使用有机棉已经成为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与其他如闭环或衣物回收等复杂的方式不同,消费者就立马能明白这种原材料比传统棉花更环保,更能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有机棉已然成为各大零售商环境宣言里的高频词。

不过服饰类产品的用料即使是名不副实,消费者也难以辨认商品究竟源自何处,品牌将皮球提向上游环节——生产已经是固定操作,当消费者被告知衣柜里的有机棉并非所宣传的那般鬼斧神工之时,他们还会相信这个行业宣扬的可持续发展吗?

【最新一期的独立站周刊已上线,趋势·市场·实操,应有尽有!点击橙字,跳转下载解锁全文!

·溯源

尽管多年来一直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但2020年连续几个事件的堆积效应让整个事态发酵得愈发可观。去年10月,Gots(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全称Global Organic Textile Standard)承认,印度超2万吨被虚假认证为有机棉。疫情期间,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逐渐提高,对有机棉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长,给供应方带来极大的压力。

“一团棉花引发的危机”,将时尚产业推向自拉纳广场事件(拉纳广场曾是孟加拉国的8层建筑,也曾是世界几大快时尚品牌的生产车间,2013年楼体过度负载倒塌,造成1000余名遇难者死亡)以来最为紧张刺激的危情时刻,触发该行业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转型。就目前来看,时尚行业正处于一个说多错多的被动局面,轻举妄动只会使得情况变得愈发糟糕。

有机成为痛点,时尚企业的转型之路何在?

自2011年绿色和平组织发布名为Dirty Laundry的报告,到2013年拉纳广场事件达到高潮,丑闻不绝于耳的当下,有机棉作为可持续性的圣杯、一份“负荆请罪”的诚恳走进普通人的认知。

从那时起,大大小小的时尚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筹集资金改善工厂的安全状况,对审计机关的工作也十分配合,并取得对生产链2级合作伙伴的实际控制,然而消费者对这些努力都知之甚少,有机棉的横空出世宛如惊鸿一瞥,消费者对快时尚的好感迅速回暖。

事实上有机棉并不是时尚产业走可持续性发展最理想的原材料,更不是材料溯源上最容易追踪的原材料,但乍一听却十分亲民,食品行业使用有机材料时日已久,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回收聚酯纤维可能听起来更有担当,但有机这个词更有返璞归真那味儿。

不过棉花和所有农产品一样,在有记载的4000年种植史上的大多以有机的形态存在,而化肥、杀虫剂、基因改造的技术是区分有机棉和非有机棉的3个指标。

农药的大规模使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也就是二战之后,彼时全球各地的农业生产开始走向工业化。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有机农这一概念“旧酒装新瓶”重返大众餐桌。最早倡导者之一——美国农业部,于1990年的《有机食品生产法》后,继续拉拢其他几个国家制定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标准,最终形成了所谓的国家有机计划(National Organic Program)。在欧洲,土耳其是最早融合哲学理念发展有机农业的国家之一。

2002年,Gots成立,这个组织由国际天然纺织品协会(IVN)、日本有机棉协会(Joca)、美国有机贸易协会(OTA)和英国土壤协会(SA)推动,目的是协调有机棉标准。

另一转折点是2002年成立的纺织品交易所(Textile Exchange),设立这个组织的初衷是借用有机产品交易所的名义推广使用有机棉,之后已经更是推广用料的多样化。与此同时,转基因农业持续发展。占世界棉花产量近一半的印度,转基因作物的产量在2000年还寥寥无几,逆袭近95%的占比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这一转变主要由Monsanto公司推动,Monsanto是目前的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内数一数二的领军人物,也是技术型的领导先驱,如今实际控股人为Bayer公司。

·真相

大型零售对有机棉的兴趣缘何而起很难求证,不过集团的年度报告则有迹可循。Inditex(Zara的母公司,4大时装零售集团之一) 2009年的年度报告还没有提到有机棉,但2011年的年度报告,有机棉出现了4次,2019年出现了10次。

H&M自2009年对外宣称正在加大产品中有机棉的占比,至其自称是世界上有机棉使用量最大的快时尚企业不过短短2年时间。根据Textile Exchange提供的数据,C&A已经占据时尚企业有机棉使用的头把交椅。

有机棉加速器组织(Organic Cotton Accelerator,OCA)前主席、现The Sourcery(该组织专门研究天然纤维使用的透明度及其可持续性)的CEO Crispin Argento回忆到,投资与需求的增长不相匹配,需求超过了供应。

如今,有机棉占世界棉花总产量不到1%。但零售巨头们却声称有机棉的使用比例接近100%,这样的说法明显违背常识。

根据2018-2019的统计数据,全球19个国家的约22万余名农民种植的棉花被认证为有机棉。巴基斯坦进榜,乌干达落选,坦桑尼亚以微弱优势领先美国位列第6大生产国。7个主要的的生产国占了97%的有机棉产量。

然而这一切在2020年10月集中爆发。Gots多次被指控认证作假,时隔多日终于发起内部审计,印度超过2万公吨的棉花获得虚假的认证的消息不胫而走。通过虚假二维码、克隆农业和加工食品出口发展局(Apeda)网站让有机棉获得虚假认证的“黑科技”就此浮出水面。类似丑闻并非今时初闻,但如此大规模欺诈的曝光实属首次。

Gots认证内容包括生产环节的每一步有机棉与其他棉花都进行了物理隔离,湿加工过程使用的化学品不能包含某些被认为是有害的物质,并且需严格遵循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标准。不过该组织的一名主管表示,审计每年进行一次,时间只有1到3天,不可能对所有进行认证,此外,仅做书面评估,并没有实际走访。

有机含量标准(Organic Content Standards,OCS),一家适用于认证任何含有95%至100%有机材料的非食品产品的独立监测机构表示,棉花生产过程或由此引发的社会性事件对环境的影响不在考核的范围内。

尽管是在去年才真正“臭名远扬”,但某期刊早在2011年就披露Gots的虚假认证产业链,只是缺乏具体金额辅以支撑导致世人对其知之甚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管承认,至少近3年来,该行业对认证的关注可谓居高不下,假设Gots实际认证的是2万吨,面向市场时这个数字就要翻到4-5倍。想买到有机棉非常容易,在印度街头随便问问谁都可以找到货源,认证不过是一纸文书。

Gots在一份电邮声明中表示:"我们的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官方已经着手进行修复。犯罪分子剑走偏锋对认证体系的破坏是暂时的,Gots将秉持公正平等的原则继续作为行业资深的认证机构为有机棉提供可信可靠的信誉背书,印度事件足以让我们引以为戒,我们也正从这一事件的阴霾中走出,努力成长为更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Gots还表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一个全球性的中央数据库,以尽早发现系统漏洞,防微杜渐。这些漏洞大多是人为,中央数据库的建成对于预防认证造假事件将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根据现有的最新数据,2012-2013的年产量为10.7万吨,2017-2018为18.1万吨,2018-2019则逼近24万吨。根据Textile Exchange发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约有22.2万名有机棉农,共有约42万公顷的土地获得有机认证,5.6万公顷认证失败。过去的3年时间,Gots认证的工厂数量增加30%,至2020年达到10388家。

丑闻的背后,是供求不相适配引发的矛盾,夹在中间认证机构则是被赶鸭子上架,以满足行业追名逐利的野心。

·空文

有机棉就像一个标签,类比施华洛世奇水晶或许更容易理解,通过向消费者传递质量上的承诺或某种标准,换取他们支付溢价时的心悦诚服。

专家表示,全球的有机棉认证业务产生的流水比有机棉的销售额来的多得多,一些农民甚至不知道自己生产的是不是有机棉,农产品是否进入认证流程,采购方是否用有机棉应有市价支付费用。美国和其他成工业化体系国家的有机棉农可能略知一二,但在印度或巴基斯坦,也就是大部分有机棉的来源地,有机棉农大多一无所知。

有机棉这条价值链始于Inditex、C&A或H&M等时尚产业巨头,他们要求服装生产商使用有机棉布料制衣。服装生产商只得寻找获得认证的布料厂,向其进行采购,而这些布料厂又得从经过认证的采购商那里购买棉花。采购商如Olam International或Louis Dreyfus Commodities的任务是确保棉花种植基地只生产有机棉。品牌方有时会跳过中间环节直接指定布料厂,但这种情况鲜有发生。

可以看到每一个环节都有认证参与。不同消息来源的集中反馈称Control Union占到有机棉认证市场规模的70%。该公司成立伊始与4位对欧洲农业部门有深入研究的合作伙伴关系匪浅,后来与Peterson公司合并。Peterson公司1920年成立于荷兰,在当地谷物认证机构之中颇有名气,之后一直掌握在创始人家族成员的手中,营业额不详。Peterson公司在全球共雇佣了约4000名员工,在七十个国家设有业务。Bio Inspecta、Ccpb、Ceres、Eccocert、Etko、GCL International和USB是得到Gots认证的其他机构,不过名单上的15家机构中只有8家达到了4级认证。

时尚产业的各中小企业每年需支付2000欧元至5000欧元的“牌照费”(使用有机棉的认证牌照),根据审计要求不同,费用有一定的波动。平均来说,仅Gots的认证费用(不包括会员费)就高达2000万至5000万欧元。

·实情

既然是供应跟不上,有机棉为什么没有被大规模种植呢?首先,时间。农田需要2-5年的休眠期才能恢复到种植前的生态,也就是适宜种植有机棉花的土壤状态。另外,有机棉种植需要满足特殊的气候条件。

不过即使有棉花的产量上去了,问题仍然在可追溯性。品牌对于产品的原料采购环节的把控显得力不从心,对于购买到的是否是成衣也不可知,但如果直接从农场购买棉花,缺少采购方和布料厂在这中间斡旋调停会给品牌平添很多麻烦,所以之于大部分的品牌而言,棉花的“生杀大权”还是掌握在采购方和布料厂手上。

即使有些国家提供当地认证,仍旧是杯水车薪。例如,西班牙的Organic Cotton Colors公司的原料大多来自土耳其和巴西,但巴西当地许多有机棉认证因为得不到Gots的认可,给公司平添了许多成本。土耳其棉花也是Belda Llorens公司首选之一。该公司以生产可再生纱线闻名,无独有偶,几年前有机农作物需求的激增也是公司开始生产同类产品的契机。

土耳其生产的有机棉只占到全球市场规模的10%,与哈萨克斯坦持平,而印度和中国分别占有51%和17%。印度的有机棉产量自2018年以来蝉联世界第一,同比增长(较2017年)约3.7万吨,也是迄今为止对产量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其次是土耳其、塔吉克斯坦、中国和乌干达。

印度有机棉认证造假事件使得有机棉本就脆弱的价值链宛若风中残烛,疫情之下,紊乱的供应链更是让有机棉市场出现供给之间的极度矛盾,价格一路高歌猛进,时尚企业怨声载道。

不过这些都不是有机棉的价格“失控”导火索。

有机棉种子的价格每吨425美元到600美元不等。美国农业部2020年8月的一份报告显示,一般棉花的售价在每吨165美元至210美元之间。近几个月来,价格翻了一番。有机棉和一般棉差价已经从40到50美分上升到约1美元,换算到每件成衣则是10至15美分甚至30美分。

某大型零售的经理表示,棉花在期货市场的表现让人始料未及。2020年价格触底后,如今已经反弹并且超过疫情前的水平。有机棉价格坐过山车导致从品牌到采购方都开始考虑替代原料,如再生棉。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业内人士不得不主动“下调”消费者的期待可能性:毕竟不是所有消费者都在乎产品用料是否有机。

·出路

向其他原材料的过渡可能是时尚行业走出十字路口的方法,行业巨头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Inditex2019年发布其一系列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之时就曾刻意抹去自己的黑历史。Flag如下:Inditex承诺到2025年,产品中所有的棉用料全部将替换成有机棉、BCI(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会员生产的棉花或再生棉。

遵循BCI制定的良好生产原则,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良好棉花种植项目,并促进良好棉花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流通。BCI最终目标是通过发展良好棉花项目,在全球范围内转变棉花的生产方式,使良好棉花成为一种主流的大宗商品。(关于BCI的简介来自百度百科)

BCI会员(从纺纱厂到零售商)将获得认证额度(Bccu)。BCI还设有物料平衡机制(Mass balance),在该机制下,Better Cotton与传统棉花可以进行混合,但是售出时带有Better Cotton标识的棉花量不能超过认证的棉花总量。

换句话说,作为BCI会员的品牌并不一定对其成品内的棉花的来源承担更多的责任,但的确表明其支持原材料转型的立场。BCI的愿景也是如此。

Marks & Spencer是欧洲率先使用有机棉的百货公司,自2019年起只使用BCI认证的棉花。目前,有机棉在全球棉花产品中的占比仅为0.93%,其中11.4%经过BCI认证。如果加上满足BCI认证条件但未被认证的有机棉,这个数字将达到21.91%。然而,像H&M以“可持续发展”之名优先选择其他替代原料的做法就比较不按套路出牌,。

再生棉是“第三条道路”,但问题是,市场上仍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需求。

西班牙的Hilaturas Ferre和Belda Llorens都对未来再生棉供应持乐观心态,欧盟新政可能强制责任主体回收流通环节的所有废物,包括使用后的废物。在这一框架内,欧洲纺织品和服装雇主协会已经在欧洲5个国家建立了5个纺织品回收中心。

产量占到世界纤维总产量的52%的涤纶也是相当受宠的制衣原材料。

尽管有局限性,目前,涤纶的回收率仍达到14%。回收率有赖于GRS(全球回收标准)、RCS(回收声明认证)等机构对回收含量认证。

有机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材料的宣传甚嚣尘上,说服消费者转而信服质量和造价都较为低劣的石油制品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替代品难度相较于2011年可谓更上一层楼。2011年,彼时棉花价格创下新高,几大时尚巨头纷纷转投涤纶,以缓解棉花涨价对利润的波及,尽管这场“移情别恋”并未持续很长时间。

除开引爆各个棉花原产地的问题外,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对于再生涤纶使用的推动也意义重大2020年2月,纺织品交易所和《联合国时装业气候行动宪章》联手发起使用再生涤纶的新倡议,目标是到2025年,时尚产业对该用料的使用率能从目前的14%跃升至45%。

时尚产业正在死胡同徘徊,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型。面对消费者的众叛亲离,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如果从腹背受敌的惨痛经验当中能学到点什么,那就是消费者可以无视天灾,但不会 错漏人祸。对此等负能量系数新闻的讨论短时间内不会戛然而止,时尚产业需要用好几年的时间重塑消费者的信任以及整个行业的商誉。

虽然表面上有机棉主导的可持续战略是被动的,但当下的危机也可能是一个催化剂,让人类走向更绿色的未来。

(来源:谷哥运营宝典)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收藏

--

--

分享
雨果营销达人创造营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