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旺季前夕,亚马逊卖家陷入一场备货与发货的艰难博弈。
在8月底至9月初这段时间,亚马逊卖家们遭遇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平台仓库严重爆仓、库容大幅削减、美国港口拥堵创新高、海关查验率急剧上升……这些问题环环相扣,为备战年终旺季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旺季在即,如何高效入仓减少延误?9月23日,2026亚马逊卖家启动大会·深圳站,现场从选品、运营、广告、合规&物流等角度全方位拆解旺季备战环节,更能与官方经理1V1咨询交流,点击报名!】
01
亚马逊陷入“爆仓危机”
先说爆仓与库容限制,这是每年旺季前夕会上演的魔幻现实。
进入9月,距离黑五仅两个月,亚马逊美国站部分仓库却提前陷入“爆仓危机”。
根据最新物流信息,美西多个仓库面临严峻挑战,像LAX9、IUSP爆仓不批约,不仅美西地区,美中的FTW1、IND9等仓库也出现爆仓,批约缓慢,需要2-3周时间。
有卖家反馈:“近几天,FBA没有一天不是在爆仓状态,各种删约拒约轮番来。”还有卖家在8月底到港的货至今还没有入仓,黑五备货的计划都被搞乱了。这种状况使得卖家不仅需要应对日常的运营挑战,还需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这背后与平台的库容限制策略密切相关。早在5月初,为了应对可能的仓储压力,亚马逊就对大批卖家进行了库容削减,幅度高达40%-50%甚至更多,导致许多卖家补货计划受阻。
这种限制在旺季前夕愈发严格,多数卖家反馈库容竞价激烈,申请难度大增。
卖家Mark称,很多竞价都给到十几了,库容还是没有申请下来。欧洲站更是离谱,竞价从几十欧涨到1200欧……库容竞价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物流链前端的港口同样不容乐观。美国洛杉矶/长滩港的拥堵情况大约需要3-4天处理,奥克兰港也需要2-3天。港口拥堵直接延长了货船的等待和装卸时间,影响后续的入仓流程。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海关查验率的上升。美国海关的查验力度持续加强,尤其关注货值、进口商真实性以及特定品类(如机电产品、服装纺织品),西雅图、巴尔的摩、诺福克、达拉斯等多个港口的查验率都处于极高水平严格的审查意味着更多的货物可能会被滞留检查,增加了货物入仓的时间和不确定性。
这些环节的延误最终都转化为卖家实实在在的运营成本上升。
货物送达仓库后可能仍需等待较长时间才能上架。在旺季,亚马逊仓库的上架时间更久,港口拥堵可能带来额外的仓储费、滞箱费,严格的查验也可能产生相应的费用,而激烈的库容竞价则直接抬高了库存成本。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卖家的短期运营效率,更对旺季的长期战略规划提出了严峻考验。
02
卖家“在售”库存变可转运
与此同时,亚马逊的“可售库存被转运”,也在成为卖家们的新困局。
近日,有不少卖家在社群及社交平台反馈,亚马逊FBA物流系统出现在售商品转运延迟的异常现象。原本处于“可售”状态的库存商品,在未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被系统标记为“转运中”,导致商品无法销售、广告预算浪费、订单取消频发,严重影响了旺季节奏与利润预期。
一位卖家发帖表示,最近店铺的商品几乎所有可售库存全被亚马逊转运几十个仓库,本来亚马逊分仓发货就要经历多仓库的分仓,结果等上架之后又被继续转运,亚马逊真是越做越难。
这条吐槽帖发布后得到不少亚马逊卖家的共鸣,许多人纷纷在帖子底下分享自己的遭遇:
“自己的几个货件入仓半个多月了,后台一点动静都没有,如果不是货代回传了pod,都快怀疑是不是没入仓了。”
“我的更离谱,转着转着货没了,一顿查说搞丢了,最后赔钱了事……”
“我的是卖得好的链接就被转为预留了,卖不动的就还是可售……”
“最可怕的是还要照常收你的仓储费!”
“有个品本来能爆的直接就是这样被仓库给搞死了。”
也有卖家猜测可能是系统问题,前台配送不影响,只需静待几天就会好了:
“我也碰到了,不过看买家收到货的时间跟有可售库存的链接一样,且很快又看到有可售库存了,猜测是系统的问题。”
“刚遇到同样的情况,开Case询问客服说是正常转运,让等。反正前台配送实效不影响,大概第三天吧,突然就上架恢复正常了,大家可以等等看。”
据雨果跨境了解,出现这类转运问题并非新事。去年下半年,亚马逊FBA物流系统也曾出现过大规模库存转运延迟及异常现象。
2025年初,亚马逊就宣布对FBA入库配置政策进行调整,加大入库拆分与货件调整配置力度,导致更多库存需要在多个运营中心间转运,增加了处理流程复杂性和时间成本。同时,亚马逊实行库存周转和项目政策费收紧,超期库存承受时间从365天缩短至270天,也对卖家库存管理提出了要求。
从以往经历来看,这种 “可售库存被转运”的现象会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由于转运周期延长导致库存无法销售,买家等待时间增加,订单取消率提升,卖家可能面临库存积压和及时仓储费上涨的双重压力。2025年还显着加大了超龄库存仓储费,270天以上仓储费涨幅惊人,进一步加大卖家资金周转压力。
此外,卖家为避免断货被迫额外发货,导致物流费用激增。部分卖家面临FBA库容限制,难以持续扩大库存,只能调整其库存策略。
针对当前情况,不少卖家也在积极寻求自救之道。多SKU、多变体运营被认为是分散风险的有效方式。有卖家建议,通过创建多个SKU或变体,将库存分散在不同的货件中,从而降低单一SKU被大批量转运的风险。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建立多仓发货机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卖家而言,每一年的旺季都是一场对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的综合考验。只不过在2025年的旺季前夕,由于多重物流挑战叠加,让这场考验显得尤为严峻。
文/雨果跨境 封面/图虫创意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