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卫青悟了
2025年11月24日,ST绿康(002868)一则股权过户完成公告,正式宣告跨境物流行业迎来A股第一股。公告显示,福建纵腾网络有限公司(下称“纵腾集团”)已完成对ST绿康29.99%股份的受让,成为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纵腾创始人王钻。这场历时7个月的借壳交易,不仅让连续四年亏损的ST绿康摆脱退市危机,更让年营收超270亿元的跨境物流巨头终于叩开资本市场大门。
纵腾集团为何能在跨境物流赛道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通过借壳实现上市?其股权架构的稳定性、持续增长的营收体量、无可替代的市场竞争力、明星资本的加持、500亿级估值的支撑,以及借壳操作的精准推进,共同构成了这场上市盛宴的核心逻辑。卫青将从七大核心维度,拆解纵腾集团上市背后的深层逻辑与资本布局。
一、股权架构:分散与集中平衡
一家企业能否顺利上市,合理的股权架构是前提。纵腾集团通过多年的资本运作,形成了“核心创始人主导、多元资本赋能、员工持股绑定”的稳健股权结构,既保障了决策效率,又兼顾了资本流动性,为上市之路扫清了治理障碍。
根据企查查披露的信息,纵腾集团当前股权结构呈现多股东均衡持股特征,大股东舟山聚纵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25.631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作为创始人王钻控制的持股平台,聚纵投资的持股比例既保证了其对公司的核心控制权,又未形成绝对控股,为后续资本运作预留了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王钻作为公司董事长兼经理,直接关联14家企业,通过股权穿透实现对纵腾集团的实际控制,其在跨境物流行业15年的深耕经历,为公司战略决策提供了稳定指引。
在核心股东之外,纵腾集团的股权结构引入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形成了互补的股东生态。深圳前海慎逸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1168%,舟山星众投资合伙企业持股7.9587%,珠海隐山现代物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持股6.1246%,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0917%,国际资本General Atlantic Singapore ZT Pte.Ltd持股2.6522%。这些股东涵盖了产业投资基金、保险资本、国际投资机构等多种类型,既为纵腾带来了资金支持,更提供了产业资源、风控经验和全球视野。
尤为关键的是,纵腾集团通过舟山六星投资合伙企业、舟山网道新动力投资合伙企业等平台,实现了核心员工的持股绑定,44名股东中包含多个员工持股主体。这种股权设计不仅激发了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更增强了公司治理的稳定性,符合A股上市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从股权流动性来看,纵腾集团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2024年6月24日,为股权转让形式,未出现大规模股权变动,显示股东结构相对稳定,为借壳上市后的股权稳定奠定了基础。
整体来看,纵腾集团的股权架构既避免了单一股东绝对控股可能带来的决策风险,又通过创始人主导、多元资本参与、员工持股绑定的模式,形成了权责清晰、利益共享的治理结构,完全满足上市公司的治理规范,成为其顺利借壳的重要前提。
二、营收表现:规模与利润双优
资本市场最终考验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纵腾集团凭借跨境物流赛道的先发优势,实现了营收规模与净利润的持续增长,用扎实的业绩数据证明了其上市价值,成为支撑借壳交易的核心底气。
从营收体量来看,纵腾集团已成长为跨境物流行业的绝对龙头。根据ST绿康公告披露,纵腾集团2024年未经审计的营业总收入高达271.05亿元,净利润达到11.22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104.43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56.42亿元。这一业绩表现不仅远超同行业多数企业,更在跨境物流领域形成了明显的规模优势——在2022年度跨境电商物流企业50强排行榜中,纵腾集团就以175.30亿元营收排名第一,领先中国外运、顺丰国际、菜鸟等知名企业,如今营收规模再创新高,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
对比同赛道企业,纵腾集团的业绩表现同样亮眼。同为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的天行云,2024年营收为597亿元,但净利润约11亿元,与纵腾集团相当,而纵腾集团的估值则达到500亿元,远超天行云的200亿元估值。这一估值差异背后,是资本市场对纵腾集团盈利能力和业务模式的认可——纵腾集团的净利润率约4.14%,在重资产运营的物流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其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的优势。
纵腾集团的营收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其全链条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公司旗下拥有谷仓海外仓、云途专线、云途跨境电商快递、云仓中国履约仓等多个核心产品,形成了覆盖海外仓储、专线物流、快递服务、履约服务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其中,云途专线日均包裹处理量超100万件,线路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架运营中的波音B777F货机,180多个城市上门揽收服务,服务企业级客户超10000家;谷仓海外仓则拥有185万平米的全球仓储面积,覆盖3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率先跨越百万级海外仓面积的企业。全链条的服务能力不仅提升了客户粘性,更实现了营收的多元化增长,避免了单一业务依赖带来的业绩波动。
从增长趋势来看,纵腾集团的营收规模从2022年的175.3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1.05亿元,两年间增长54.6%,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4%,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在全球跨境电商市场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这种增长趋势有望持续——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8万亿美元,跨境物流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将直接受益于这一增长红利,为纵腾集团的业绩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扎实的营收规模、稳定的净利润、持续的增长潜力,让纵腾集团具备了上市公司所需的业绩支撑,也让ST绿康的原有股东和资本市场对借壳后的业绩表现充满期待,成为借壳交易能够顺利推进的核心逻辑。
三、市场竞争力:行业龙头全链布局+技术赋能
在跨境物流赛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纵腾集团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构建了“全链条服务+技术赋能+全球网络”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难以复制的行业壁垒,这也是其能够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成功上市的核心优势。
(一)全球网络布局:构建跨境物流“基础设施网”
纵腾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其广泛的全球网络布局上。在海外仓领域,公司拥有185万平米的海外仓储面积,覆盖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深度布局北美、欧洲、亚太及澳洲等出海电商热门市场,能够为客户提供货品仓储、分拣、包装、配送、退换货等一站式服务,支持3C、服装、家居、快消、新能源等多品类物流解决方案。这种大规模的海外仓布局,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更缩短了配送时间,提升了客户体验,成为吸引跨境电商卖家的核心优势。
在专线物流领域,纵腾集团旗下的云途专线拥有100+自营国际专线,覆盖220+国家和地区,与60+境外物流合作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广而全的末端派送网络。更重要的是,公司通过自主运营货机提升了运力可控性——目前拥有2架B777F宽体全货机和2架专属包机,自主可控洲际货机达4架,实现了“当天揽货、当天处理、当天申报通关”,货物从揽收到航班起飞最快仅需9小时,95%的妥投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综合物流成本较一线国际快递显著降低。
此外,纵腾集团还通过中国仓履约服务,实现了“一仓辐射全球”的布局,为全球电商卖家提供从中国发往全球市场的履约服务,有效降低了卖家的自建仓及管理成本,形成了“中国仓+海外仓”的双向布局,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闭环。
(二)全链条服务能力:满足多元化客户需求
不同于单一物流服务商,纵腾集团定位为“全球跨境电商基础设施服务商”,能够为跨境电商商户、出口贸易企业、出海品牌商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公司的服务覆盖了跨境物流的全流程:从中国仓的货品检查、贴换标、包装等增值服务,到国际专线的运输、通关服务,再到海外仓的仓储、分拣、配送服务,最后到末端的退换货服务,形成了“端到端”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这种全链条服务能力让纵腾集团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对于中小型跨境电商卖家,公司提供标准化的仓配物流服务,帮助其降低运营成本;对于大型出海品牌商,公司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包括定制仓、专业仓及特殊场景增值服务,助力其拓展全球市场。目前,纵腾集团已服务超过20000家企业级客户,与Amazon、Shein、Walmart、Shopify等国际主流电商平台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成为这些平台重点推荐的物流服务商,客户粘性和品牌认可度极高。
(三)技术赋能: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在物流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技术成为纵腾集团的核心差异化优势。公司聚焦行业应用场景,以自主研发的系统为基础,打造了智能化、数字化的仓储物流解决方案,实现了服务流程的智能化、可视化与高效化。通过数字化系统,客户可以实时追踪货物状态,实现库存的精准管理;而纵腾集团则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仓储布局、运输路线,提升库存周转率和配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在知识产权方面,纵腾集团拥有商标信息88条,专利信息7条,软件著作权信息3条,备案网站3个,资质证书4个,行政许可7个,这些知识产权成果为其技术赋能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纵腾集团实现了“降本增效”的核心目标,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盈利能力,形成了技术驱动的竞争优势。
(四)行业地位:龙头效应显著,竞争优势稳固
作为跨境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纵腾集团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除了在营收规模上领先行业外,公司还通过产业链整合进一步巩固优势——对外投资了12家企业,控制了45家企业,形成了覆盖物流、科技、供应链等多个领域的产业生态。例如,公司100%持股深圳易可达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运营谷仓物流品牌,是纵腾集团海外仓业务的核心载体;同时持有商舟航空物流有限公司12%的股份,进一步强化了其航空物流运力。
这种龙头地位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应: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纵腾集团在采购、运输、仓储等环节的成本持续降低,形成了“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竞争力越强”的良性循环。而对于新进入者来说,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海外仓、布局物流网络,还需要积累客户资源和运营经验,面临较高的行业壁垒,这进一步巩固了纵腾集团的竞争优势。
四、投资人背景:豪华明星资本团
纵腾集团能够顺利推进借壳上市,离不开众多明星资本的长期加持。这些投资机构不仅为纵腾集团提供了资金支持,更在产业资源、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助力,成为其上市之路的“助推器”。
从投资机构名单来看,纵腾集团的投资人阵容堪称豪华,涵盖了产业资本、PE/VC机构、保险资本、国际资本等多种类型。其中,钟鼎资本、普洛斯、景林投资、字节跳动等知名机构均在其投资人之列,这些机构在物流、科技、消费等领域拥有深厚的产业资源和丰富的投资经验。例如,普洛斯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流基础设施服务商,能够为纵腾集团的海外仓布局提供选址、建设、运营等方面的支持;字节跳动则可以通过其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为纵腾集团带来更多客户资源,实现业务协同。
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的入股,更是体现了金融资本对纵腾集团的认可。泰康人寿作为大型保险机构,投资风格稳健,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和盈利能力,其持股4.0917%的比例,显示其对纵腾集团未来发展的信心。而国际资本General Atlantic Singapore ZT Pte.Ltd的参与,则为纵腾集团带来了全球视野和国际资源,有助于其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
从融资历程来看,纵腾集团的融资轮次已达到D轮,过往融资均获得了投资机构的踊跃参与,未出现融资困难的情况。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2024年6月24日,为股权转让形式,虽然融资金额未披露,但从股权结构的稳定性来看,此次融资更可能是股东之间的优化调整,而非大规模融资需求,显示公司资金状况良好,现金流稳定。
明星资本的加持,不仅为纵腾集团提供了发展所需的资金,更重要的是为其上市价值提供了背书。在资本市场中,投资机构的认可度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而纵腾集团能够获得如此多知名机构的投资,充分证明了其业务模式、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得到了专业资本的认可,这也为其借壳ST绿康后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奠定了基础。
五、估值水平:200多亿的估值合理
合理的估值是企业上市的重要前提,既不能过高导致市场不认可,也不能过低损害股东利益。纵腾集团200多亿元的估值水平,既反映了其行业地位和增长潜力,又与同行业企业估值形成了合理对标,为借壳上市提供了坚实的估值支撑。
从估值绝对值来看,200多亿的估值对于跨境物流企业来说处于较高水平,但结合纵腾集团的业绩表现来看,这一估值具备合理性。2024年纵腾集团净利润为11.22亿元,对应的市盈率(PE)约为20多倍,而A股物流行业的平均市盈率约为35倍左右,考虑到纵腾集团在跨境物流赛道的龙头地位和增长潜力,这一估值溢价具备合理性——跨境物流行业作为跨境电商的核心基础设施,受益于全球跨境电商市场的持续增长,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纵腾集团作为行业龙头,有望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与同赛道企业相比,纵腾集团的估值也处于合理水平。同为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的天行云,2024年净利润约11亿元,与纵腾集团相当,其估值也是200亿元级别。纵腾集团聚焦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拥有海外仓、货机等核心资产,形成了难以复制的行业壁垒;而天行云则侧重消费品数字供应链,资产较轻,竞争壁垒相对较弱,因此资本市场未来可能给予纵腾集团更高的估值溢价。
从借壳交易的估值逻辑来看,纵腾集团以6.4亿元的价格受让ST绿康29.99%的股份,对应ST绿康的估值约为21.34亿元,而纵腾集团自身估值200多亿元,未来通过资产注入实现业务转型后,ST绿康的估值有望向纵腾集团的估值水平靠拢,这为参与交易的各方带来了广阔的增值空间。对于ST绿康的原有股东来说,引入纵腾集团这一优质资产,能够摆脱退市风险,实现股权增值;对于纵腾集团来说,借壳上市后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估值提升,为后续融资和发展提供支持。
此外,纵腾集团的估值还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在2025年4月24日ST绿康披露股份转让协议后,公司股票于4月28日开盘涨停,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此次交易的积极预期,也间接证明了纵腾集团估值的合理性。
截止发稿,目前,St绿康已经连续涨停,市值达到68亿,已然翻倍。这种市场认可为借壳交易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纵腾集团上市后的股价表现奠定了基础。
六、发展前景:赛道红利+业务升级,预期良好
纵腾集团的上市价值,不仅在于其当前的业绩和规模,更在于其所处赛道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业务升级潜力。在全球跨境电商持续扩张、物流基础设施成为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纵腾集团凭借赛道红利加持与前瞻性业务布局,正不断打开增长天花板,这也是资本市场长期看好其价值的核心逻辑。
(一)赛道红利:全球跨境电商催生千亿物流需求
跨境物流的增长根基,源于全球跨境电商市场的持续扩容。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已突破6.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5%的高位,而物流作为跨境电商的核心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同步保持高速增长。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跨境购物的时效期待已从“周级送达”向“日级送达”升级,“3日达”成为主流需求,这直接推动跨境电商卖家加大对海外仓、专线物流等高效物流解决方案的投入,为纵腾集团这类全链条服务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区域市场来看,三大核心增长极正在持续释放需求:在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零关税商品比例达90%,东亚-东南亚物流走廊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1%,纵腾集团的亚太仓群布局正精准契合这一区域红利;“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0万列,欧亚物流大通道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5%,其欧洲仓群与专线网络已深度受益;而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正通过本地化物流布局实现跨境电商渗透率快速提升,这些尚未充分开发的蓝海市场,成为纵腾集团未来增长的重要增量空间。
政策层面的支持进一步强化了赛道红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跨境电商出口国,持续出台政策鼓励跨境电商发展,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升级;欧盟、美国等主要市场也在优化跨境物流通关流程,降低贸易壁垒。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跨境物流行业正进入“效率革命”深水区,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和全球网络布局的龙头企业,将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实现强者恒强。
(二)业务升级:从“物流服务商”到“供应链解决方案商”
面对行业竞争新格局,纵腾集团正加速业务升级,从传统物流服务商向“全球跨境电商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通过多维度布局打开增长新空间。
在核心业务迭代上,海外仓正从“仓储节点”升级为“区域供应链枢纽”。截至2024年底,纵腾集团旗下谷仓海外仓全球仓储总面积已突破220万㎡,较2023年实现大幅扩容,其中北美仓群达130万㎡,欧洲仓群70万㎡,形成了北美“8+2”(美国八大仓群+加拿大、墨西哥)和欧洲横跨西欧、中欧至东欧的全域布局。这种分级仓储网络不仅能实现“订单就近交付”,更能提供“分区+梯度库存”管理服务,匹配亚马逊等平台的履约时效要求,帮助客户降低长距离配送成本,这在中大件物流领域优势尤为明显。同时,智能仓建设持续加码,近20万平方米智能仓通过技术赋能提升仓储密度、降低人工成本,进一步巩固规模效应。
在服务边界拓展上,纵腾集团正推动“海外仓不止海外仓”的战略落地,将服务向供应链两端延伸。前端整合海运一线船东合约、可控报关行与拖车资源,后端优化尾程配送网络,形成“头程运输-海外仓储-末端配送”的端到端全链服务;针对出海品牌商,推出“一企一仓一案”定制化服务,涵盖网络规划、智能定制仓BOT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满足多品类、多场景的物流需求。这种从“单点服务”到“全链协同”的转型,不仅提升了客户粘性,更拓展了营收增长渠道,使公司从物流成本的“分担者”转变为客户业务增长的“赋能者”。
在新市场与新业务探索上,纵腾集团已明确2025年扩张计划:北美将新增西雅图、芝加哥等新仓,欧洲持续加密仓网,亚太地区推进韩国仓及东南亚仓群扩仓,并择机进入中东等新兴市场。这些新市场的布局,将进一步完善全球网络覆盖,捕捉新兴市场跨境电商增长红利;同时,公司可能探索大宗商品物流、特大件特种物流等新业务领域,借鉴同行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发展路径,在核心业务稳固的基础上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三)技术与绿色双轮驱动,构筑长期竞争力
技术创新始终是纵腾集团业务升级的核心引擎。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系统,实现了物流全流程的可视化与智能化:客户可实时追踪货物状态、精准管理库存,公司则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仓储布局与运输路线,提升库存周转率和配送效率。未来,数字孪生、区块链、AI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推动供应链从“可视化”向“可预测”升级,例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优化仓网规划,借助区块链实现商品全流程溯源,利用AI算法动态调整运输路线与定价策略,这些技术应用将持续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品质。
绿色物流成为另一重要发力点。随着欧盟碳关税等政策实施,绿色供应链已成为跨境电商进入欧美市场的“准入证”。纵腾集团可通过推广循环包装、优化运输路线减少碳排放、引入新能源运输工具等方式,响应绿色物流趋势,不仅能降低政策合规风险,更能为客户提供品牌溢价空间,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七、借壳ST绿康:曲线上市的精准操作与进展
在IPO审核趋严、跨境物流企业直接上市难度较大的背景下,纵腾集团选择借壳ST绿康实现曲线上市,既规避了直接上市的漫长周期,又为ST绿康注入优质资产,实现“双赢”。从交易推进来看,整个借壳过程节奏清晰、操作精准,目前已完成核心环节,上市落地进入倒计时。
(一)借壳标的选择:为何是ST绿康?
纵腾集团选择ST绿康作为借壳标的,核心在于其具备“壳资源干净、股权结构清晰、重组阻力小”的优势。ST绿康主营业务原为健康养生服务,因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2024年期末净资产为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与“其他风险警示”,面临退市压力,原有股东存在强烈的资产置换意愿。
从股权结构来看,ST绿康原控股股东康怡投资及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集中,且无复杂的股权质押、司法冻结等问题,为股份转让扫清了障碍。同时,ST绿康总股本仅1.55亿股,市值规模较小,纵腾集团仅需受让29.99%的股份即可实现控股,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且后续资产注入时股权稀释压力较小。此外,ST绿康作为A股上市公司,具备完善的上市平台架构,能够快速承接纵腾集团的资产与业务,缩短上市周期。
对于ST绿康而言,引入纵腾集团这一优质资产是摆脱退市危机的关键:纵腾集团2024年营收271.05亿元、净利润11.22亿元,远超ST绿康原有业务规模,资产注入后公司基本面将发生质的改变,盈利能力与持续经营能力将大幅提升,有望顺利摘帽并实现估值重构。
(二)借壳操作进展:股权过户完成,控股落地
纵腾集团借壳ST绿康的交易进程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整体推进高效有序:
第一阶段为协议签署阶段。2025年4月,ST绿康公告披露,康怡投资、义睿投资等4家股东与纵腾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转让4660.8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99%,转让价格为6.4亿元,对应ST绿康估值约21.34亿元。该交易价格充分考虑了ST绿康的壳资源价值与纵腾集团的资产质量,获得了双方股东的认可。公告发布后,ST绿康股票于4月28日开盘涨停,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此次重组的积极预期。
第二阶段为监管审核与反馈阶段。股份转让协议签署后,纵腾集团与ST绿康积极推进监管沟通,就交易合规性、资产质量、后续整合计划等问题进行说明。由于此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经过复杂的并购重组审核流程,仅需履行股份转让的相关备案程序,为交易快速推进奠定了基础。期间,双方针对监管关注的股权结构稳定性、业务转型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消除了市场疑虑。
第三阶段为股权过户完成阶段。2025年11月24日,ST绿康正式披露,股份转让相关证券过户登记手续已于11月21日办理完成。其中,康怡投资转让17.58%股份,义睿投资与皓赢投资各转让4.96%股份,长鑫贰号转让2.48%股份,纵腾集团合计持有29.99%股份,成为ST绿康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纵腾创始人王钻。这一公告标志着纵腾集团借壳上市的核心环节已完成,正式成为A股市场“跨境物流第一股”的雏形。
(三)后续展望:资产注入与业务整合
股权过户完成后,纵腾集团的核心工作将转向资产注入与业务整合。根据借壳上市的常规逻辑,后续大概率将通过定向增发、资产置换等方式,将纵腾集团的核心物流资产(包括海外仓、专线物流、智能系统等)注入ST绿康,实现主营业务的全面转型。
从时间周期来看,资产注入预计将在2026年完成:一方面,纵腾集团需要完成资产梳理、审计评估等前期工作;另一方面,需与ST绿康原有业务进行剥离与整合,确保转型平稳过渡。完成资产注入后,ST绿康将彻底转型为跨境物流企业,其估值有望向纵腾集团200多亿元的估值水平靠拢,为股东带来显著的价值增值。
业务整合方面,纵腾集团将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进一步加大海外仓布局、智能技术研发、运力提升等方面的投入;利用A股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拓展更多企业级客户与合作伙伴;同时,借鉴同行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经验,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行业资源,巩固龙头地位。
结语:跨境物流龙头的资本征程与行业启示
纵腾集团借壳ST绿康成功上市,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资本跨越,更是中国跨境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股权架构的稳健布局、营收规模的持续增长,到市场竞争力的深度构建、明星资本的长期加持,再到借壳操作的精准推进,纵腾集团的上市之路,本质上是其核心价值被资本市场逐步认可的过程。
对于跨境物流行业而言,纵腾集团的上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与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全球网络布局、技术赋能优势的企业,将成为行业整合的核心力量;而资本市场的加持,将进一步放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效应与竞争优势,推动行业从“分散竞争”向“集中化、规范化”转型。
展望未来,随着资产注入完成与业务整合落地,上市后的纵腾集团将依托资本市场的资金与资源优势,持续深化全球布局、升级服务能力、拓展增长空间,有望成为全球跨境物流领域的标杆企业。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家手握220万㎡海外仓、年营收超270亿元的跨境物流龙头,其长期价值值得期待。
这场跨越7个月的借壳交易,最终促成了“困境企业”与“行业龙头”的双向奔赴。在全球跨境电商物流的黄金赛道上,纵腾集团的资本征程才刚刚开始,其未来的发展不仅将改写行业格局,更将见证中国出海经济的崛起与成长。
文 /卫青图 /纵腾集团官网
=========================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网的朋友们)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雨果跨境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