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跨境电商卖家请注意,2025 年以来,多家跨境平台对卖家资质的审查力度持续加大,“连坐” 重罚的风险也显著升级。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不仅可能面临数千元的罚款,严重时还会导致店铺被封。
2025 年 7 月,Temu 推出 “资质交叉核验系统”,重点打击 “挂靠资质” 行为。若同一制造商资质被多个店铺使用,或检测报告与商品类目不匹配,所有关联店铺将被同步清查,可能面临下架、退货甚至销毁库存的处罚。例如,某卖家因共享资质导致 12 家关联店铺被封,库存损失超百万元。
亚马逊自 2025 年 4 月起强制新卖家完成 “卖家身份验证”(SIV),需提交法定代表人面部识别视频及营业执照原件” 制度。另外,根据亚马逊公告,自2025年7月13日起,亚马逊实验室"白名单"制度正式生效,亚马逊开始仅接受来自白名单合规实验室的检测报告。若报告来源为非认可实验室(即“黑名单实验室”),即使数据完整、检测流程正规,也会被判定为无效。新规主要针对儿童产品、电子电器设备、医疗器械、含锂电池产品等高风险敏感品类。例如,某玩具卖家因使用非白名单实验室的 CPC 证书,导致全店商品被禁售。
2025 年 7 月 21 日起,eBay 强制中国卖家使用 SpeedPAK 物流方案,未达标者将面临刊登下架及销售限制。同时,平台加强账号关联检测,若多个店铺使用同一 IP 或设备登录,即使无直接违规,也可能被判定为 “操纵搜索排名”,导致全店封禁。
2025 年速卖通要求卖家提供三级类目授权证明,若某店铺被投诉侵权,同一主体下的所有关联店铺将被永久屏蔽欧盟市场。
2025 年 1 月,Shopee 泰国站因追溯测评问题封禁超 2000 家店铺,关联账号即使数月前操作也可能被追责。6 月更新入驻要求,需提供 SKU 清单及供应链溯源文件,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2025 年Wish 新增 “经营主体所在地” 字段,要求卖家填写实际办公地址及注册地址,并通过工商数据库实时核验。若发现地址异常或挂靠,平台将冻结提现并启动店铺关联排查。
美国自 2025 年 5 月起取消 800 美元以下小包免税政策,并要求提供全链条交易数据。若物流通道中某卖家申报错误(如 HS 编码不符),同线路所有店铺货物可能被连带扣押。例如,某 3C 配件卖家因虚假申报导致 12 家关联店铺商品被冻结,损失超 500 万元。
2025 年上半年,Temu 消费者投诉率同比上升 45%,主要集中在虚假面单和商品不符。亚马逊因假货问题导致北美站退货率上涨,促使平台加大对实验室报告的核查力度。
以 Temu 为例,FCM 材质检测费用约 400 元 / 份,若涉及多类目检测,单店年合规成本超 2 万元。部分中小卖家因无力承担费用,转向 “资质共享”,形成恶性循环。【数据来源:跨境电商行业白皮书(2025 年 Q2)】
避免共享资质,优先选择自有或独家授权的检测报告,一定要选择平台认可的合规实验室哦。
避免与高风险供应商共用物流通道,定期核查 HS 编码准确性。
优先选择亚马逊 FBA、Temu 官方仓等合规物流方案。
关注美国《海关现代化法案》、欧盟碳关税(CBAM)等法规动态。
定期查看平台卖家中心公告,例如亚马逊 “政策更新” 板块、Temu “合规指南” 专栏。
跨境电商行业的合规监管正不断加强,卖家们需高度重视资质管理,严格遵守平台及国际相关规定,以规避 “连坐” 重罚风险,保障自身业务的稳定发展。
(来源:跨境早知道)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