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 5 月以来,众多亚马逊卖家收到了视频验证邮件。
邮件指出,收到通知的卖家因被系统识别出涉嫌参与违规活动,需注册并通过视频面谈完成虚拟身份验证,方可解冻资金、恢复正常销售,否则账户将被停用。
亚马逊持续开展扫号行动,导致大量卖家排队等待验证。
由于视频验证一旦失败并被判定为账户欺诈,二次挽回的概率极低,所以不少卖家在收到通知后,便立即着手准备资料以进行视频验证。然而到了 8 月,行业内仍有大批卖家处于 “排队” 等待视频验证的状态。
有卖家反馈:“亚马逊视频验证太熬人了,刷了四天都进不去。”“我也是,刷了三天,从七月一直刷到八月还没进去。亚马逊还在继续扫号,好多卖家都在排队等验证!” 还有人猜测:“最近需要视频验证的太多了,可能是亚马逊员工忙不过来了。”
据多位卖家反映,从 7 月底开始,亚马逊视频验证入口就一直 “大排长龙”,预约视频验证时,后台页面总是显示 “无法进行视频通话”,并标注 “所有支持专员现在都很忙”。
据悉,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此轮触发账户视频验证的原因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账户操作风险(如频繁修改账户核心信息等)、资料真实性审核(提交的资料与账户信息不符)、关联风险以及异常运营行为(如长期不运营的老账户)等。
值得一提的是,据部分在此期间完成视频验证并顺利通过的卖家透露,或许是由于视频验证集中爆发,员工工作量骤增,此轮视频验证相比以往更容易通过,问答所花费的时间也较短。因此,相关卖家只要没有违规,通常都能顺利通过,不必过于焦虑。
不过也了解到,这并非亚马逊今年首次进行大规模扫号。自 5 月起,亚马逊已多次启动 “扫号” 行动,重点针对高风险行为或身份异常的账户。其审核频率明显增加,背后不仅是平台自身的举措,更是适应全球监管、推动行业合规化的必然要求。
如今,跨境电商行业正处于从野蛮生长向精耕细作转型的阶段。随着合规门槛不断提高、平台责任持续强化,那些将合规内化为核心能力的卖家,更有可能在行业洗牌后迎来 “新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跨境王大师)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